不知调国者,何以慰时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彻旦(chè dàn)的意思:
达旦,直至天明。《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班 尹 陶陶於永夕” 李善 注引《东观汉记》:“ 尹敏 与 班彪 相厚,每相与谈,常晏暮不食,昼即至冥,夜彻旦。”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终日沉饮,听 郑 卫 之声,与胡乐合奏,自昏彻旦,谓之聒帐。”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前》:“风雨彻旦,溪喧如雷。” 清 龚自珍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
城阙(chéng què)的意思:指宫殿和城楼,用以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
赤子(chì zǐ)的意思:指纯真无邪、忠诚坚贞的心。
风疾(fēng jí)的意思:指病情迅速恶化,病势严重。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兼旬(jiān xún)的意思:兼具两个十天的时间,表示时间的长久。
途中(tú zhōng)的意思:指在旅途中,在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
邮书(yóu shū)的意思:邮书是指通过邮递方式寄送的书信。也用来形容书信传递的迅速和方便。
- 鉴赏
这首诗《贼警》是唐代诗人吕从庆所作,通过“兵火逾风疾,才西已及东”两句开篇,描绘了战争烽火蔓延迅速,战火不仅西至,也东达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战乱的广泛与紧迫。接着,“苍翁灾海内,赤子哭途中”两句,将视角转向普通百姓,苍老的老人在灾难中饱受煎熬,无辜的孩子在逃亡的路上哭泣,深刻揭示了战争对民众生活的残酷影响。
“城阙兼旬闭,邮书彻旦通”则对比鲜明地展示了战争状态下城市与通信的情况:城门紧闭,表明了战争的紧张与封闭;而邮书彻夜传递,则反映了即便在战乱之中,信息的沟通与传递依然保持畅通,尽管这种畅通背后可能蕴含着更多的人为努力和牺牲。
最后,“不知调国者,何以慰时匆?”一句发人深省,表达了对国家治理者的疑问与期待,即在如此匆忙动荡的时期,如何能有效安抚民心,稳定局势。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武夷山
武夷之山千万峰,溪水诘曲流其中。
喷云涌雪可□楫,一棹无览仙人踪。
白鹤昂昂写峭壁,雕虎长□□清风。
悬崖蜕骨造化外,绝壑驾船神鬼功。
寒岩鼎灶失鸡犬,盘石松椿腾蛟龙。
行行自喜浣尘俗,萧散玉羽超樊笼。
当年此日是高会,左仙右仙曲未终。
紫星飘然天上去,曾孙虹桥路已穷。
我生丹心涵太冲,欲脱缰锁追鸿蒙。
上邀轩辕宴玄圃,手摘日月相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