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上 裴 中 丞 唐 /杨 巨 源 六 年 西 掖 弘 汤 诰 ,三 捷 东 堂 总 汉 科 。政 引 风 霜 成 物 色 ,语 回 天 地 到 阳 和 。清 威 更 助 朝 端 重 ,圣 泽 曾 随 笔 下 多 。应 笑 白 须 扬 执 戟 ,可 怜 春 日 老 如 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须(bái xū)的意思:指年老的人。
笔下(bǐ xià)的意思:指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或刻画。
朝端(cháo duān)的意思:指在朝廷中担任高位的官员。
成物(chéng wù)的意思:指具备特定条件或经过特定过程后才能形成的事物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东堂(dōng táng)的意思:指东方的堂屋,比喻地位显赫、声望极高的地方。
端重(duān zhòng)的意思:指言行举止庄重、沉稳,不轻浮、不随便。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回天(huí tiān)的意思:指扭转乾坤,改变困境,使局势逆转。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圣泽(shèng zé)的意思:指圣人的恩泽或神圣的庇佑。
随笔(suí bǐ)的意思:随意写作的短文或文章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西掖(xī yè)的意思:指宫廷中的一种建筑结构,也用来形容高大宽敞的屋子。
阳和(yáng hé)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和暖的天气。也形容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
执戟(zhí jǐ)的意思:执持兵器,指掌握权力或担任重要职责。
扬执戟(yáng zhí jǐ)的意思:指挥军队,战斗指挥
- 翻译
- 在西掖六年主掌重要诏令,三次在东堂主持全面汉官选拔。
政绩如同风霜般凝练万物,言语能沟通天地至和之道。
清正的威严更增朝廷的庄重,圣明的恩泽曾丰富了文笔。
应笑我满头白发还执着仪仗,感叹春日已老却仍需坚守职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朝廷中的政绩和影响力,充满了对其能力与品德的赞誉。开篇提到的“六年西掖弘汤诰”、“三捷东堂总汉科”表明这位官员在处理国家大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其治理之功绩被广泛认可。
接下来的“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则进一步强调了其政策对自然界和人间秩序产生深远影响,仿佛其言论能够使天地和谐,万物皆顺。这里的“风霜”指的是严寒的气候,而“成物色”暗示了官员治理下的国家形象得以显现;“语回天地到阳和”则是说他的话语能带来天地间的和谐与温暖。
第三句“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进一步突出了这位官员的权威和影响力。“清威”意味着其执法公正无私,而“更助朝端重”则表明他在朝堂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圣泽曾随笔下多”则是说他的恩惠如同他的笔墨一样丰富,广泛传播。
最后两句“应笑白须扬执戟,可怜春日老如何”则转向了官员的个人情感和境况。这里的“白须”指的是官员年迈,“扬执戟”可能是对其仍旧坚守岗位不退的赞美;而“可怜春日老如何”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官员虽已年老但依然在职的哀愍之情,感叹时光流逝,他的春天已经过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官员政绩和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展现了作者对其深深的敬意和不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