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花》
《杨花》全文
明 / 朱应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三月江头送春,扑人随马断人魂。

隔帘撩乱无影,着水廉纤雪有痕。

燕带残香飞又落,鱼吹小点吐还吞。

可怜天性轻薄化作青萍不托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托(bù tuō)的意思:不依靠他人或外力,自己努力。

残香(cán xiāng)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人的余香,比喻已经离去但仍有所留下的美好或影响。

化作(huà zuò)的意思:化作指将某种形态或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或状态。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廉纤(lián xiān)的意思:指非常廉洁、纯洁的品质和行为。

撩乱(liáo luàn)的意思:引起混乱或困扰,使人心神不宁。

轻薄(qīng bó)的意思:形容言谈行为轻浮、肤浅,缺乏深度和底蕴。

青萍(qīng píng)的意思:形容水面上的浮萍,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天性(tiān xìng)的意思:指人的本性、天赋的性格特点和倾向。

托根(tuō gēn)的意思:指依靠某个人或事物的支持或帮助来解决问题或取得成功。

无影(wú yǐng)的意思:没有影子,形容人或事物没有踪迹或不留痕迹。

小点(xiǎo d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很小、微不足道。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朱应辰的《杨花》描绘了春天三月江边杨花纷飞的场景。首句“三月江头飞送春”形象地写出杨花在春风中飘散,仿佛在传递着春天的信息。"扑人随马断人魂"则通过杨花的飘忽不定和数量之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触动。

接下来,“隔帘撩乱春无影,着水廉纤雪有痕”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杨花落在帘幕上,虽看不见踪影却能感知其存在,如同雪花落在水面留下的痕迹,暗示了杨花的轻盈与生命力。

“燕带残香飞又落,鱼吹小点吐还吞”通过燕子衔着带有杨花香气的空气和鱼儿吞吐间似乎也沾染了杨花,进一步渲染了杨花的飘逸和自然界的和谐。

最后,“可怜天性何轻薄,化作青萍不托根”表达了诗人对杨花命运的感慨,虽然杨花轻盈美丽,但其生命短暂且无定所,只能随风飘荡,无法像青萍那样扎根大地,流露出淡淡的哀怜和对坚韧之美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杨花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对稳定生活的渴望,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作者介绍

朱应辰
朝代:明   字:文奎   号:寄翁   籍贯:初苏州府吴江

初苏州府吴江人,字文奎,号寄翁。少事举业,旋弃去。从杨铁崖学古文。洪武初应诏起,乞近地养亲,为本郡儒学训导,改江阴。博学多伎能,篆籀法古,亦善白描人物。有《漱芳集》。
猜你喜欢

都官谢员外今年春榜舟奉使予饯别于东亭孟夏

沟水新伤掺袂人,何言便作死生分。
地中玉树无期见,琴上牙絃忍再闻。
几日离觞成渍酒,平时芳札代遗文。
东亭哭罢愁回首,落照铭旌隔野氛。

(0)

和运使王密学见赏公醖

公秫丰秋酿,兵厨絜燕罍。
如何勤使传,不许釂离杯。
蚁瓮方涵液,鸱幐幸载醅。
欢游虽暂隔,飞藻已先回。
左手螯初美,东篱菊尚开。
故人宽礼分,一笑伫行台。

(0)

去秋九日置酒今秋复喜兹会诗呈通判比部并诸

城上凌氛百尺台,晚秋重喜宴楼开。
汎樽露菊疑相识,吹帽霜风是再来。
宝瑟丁宁催客饮,丹萸灿漫辟谁灾。
莫惊银烛先为具,天际残阳唤不回。

(0)

送从兄祕校咸赴衢州都掾

倦客睢园完,迎家越绝长。
聊甘督罚掾,羞比入赀郎。
汗竹书滕密,炊菰宴具香。
兰台英藻盛,方信乃宗强。

(0)

淳之九兄以仆承乏制曹幸联局事向当成绩猬辱

汉家挈令赖诸公,末至缘何玷选中。
马尾不知书画误,鸟声偏乐友心同。
忘忧日接三杯善,轧思时分一溉功。
敢向明廷邀异赏,从来儒术比司空。

(0)

淳之太尉相公寄示赴镇小编三复成诵研味之馀

西北遮胡晋部疆,更烦儒将下文昌。
久调玉铉三司贵,出倚金城万里长。
唐亩岁丰禾自合,汾波秋景草应黄。
须知外警从兹罢,闲杀边邮赤白囊。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