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长官百咏·其八贫女》全文
- 注释
- 伯鸾:指东汉隐士梁鸿,字伯鸾,以高洁自守。
怅:惆怅,失落的情绪。
凤尾香衾:比喻华美的被褥,象征高贵的生活。
翠:绿色,这里形容被子的色彩。
谩重:过分沉重,显得多余。
菱花:镜子的别称,古代常以菱花镜形容镜子。
匀泪粉:对着镜子均匀地涂抹眼泪,形容心情悲苦。
膏沐:古代妇女的日常美容保养,包括洗发和润肤。
若为容:如何保持仪容,此处表达内心的迷茫。
- 翻译
- 伯鸾不愿哀伤,又有谁陪伴他?
如同凤凰尾羽的华丽被子,显得过于沉重。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朱继芳的作品,体现了他对贫穷女子命运的同情。在这里,他通过精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位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女性形象。
"伯鸾不作怅谁从" 这一句,以伯鸾(古代神话中的鸟)比喻女子孤独无伴,不再有欢愉的歌声,她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郁。"凤尾香衾翠谩重" 则形容她虽然贫穷,但仍旧保持着一丝高贵和洁净,凤尾是指精美的织物,衾是床上的被子,翠谩重则表达了这份精致与温暖。
接着,诗人写道"静对菱花匀泪粉",这里菱花象征着纯洁和清白,而泪粉则暗示她内心的悲伤。这个意象传递出女子在寂静中流泪,表达了她的无奈与哀愁。
最后一句"不知膏沐若为容" 更进一步描绘了这位贫女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无知。她不知道如何打扮自己,更不明白化妆是为了什么,这反映出她生活环境的艰苦和她的无知。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了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她在困境中仍保持着一份高洁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朱继芳以此表达了他对底层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