芿草不停兽,因师山更灵。
《赠玛瑙山禅者》全文
- 翻译
- 芿草无法留住野兽,因伴随山峦而更显灵气。
清晨在村庄树林中乞讨食物,夜晚则在风雨中打开门闩。
井水的味道混合着松树的芬芳,云雾的起源仿佛附着在洁净的瓶上。
世俗的劳累如同醉梦一般,面对此景暂时得以清醒。
- 注释
- 芿草:一种野草,此处指代自然中的普通植物。
不停兽:比喻无法留住行踪不定的野生动物。
因师:因为伴随着。
山更灵:山因其存在而显得更有灵气。
村林:村庄周围的树林。
朝乞食:早晨去乞讨食物。
风雨夜:风雨交加的夜晚。
开扃:开门,这里指从外面归来。
井味:井水的味道。
兼松粉:兼有松树的香味。
云根:云雾升起的地方,比喻高远或神秘之处。
净瓶:清洁的瓶子,常用于佛教中装圣水等,象征纯洁。
尘劳:尘世的辛劳。
如醉梦:像醉酒和梦境一样虚幻不实。
对此:面对这样的景象。
暂能醒:暂时能够从世俗的迷惘中清醒过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深山的禅者的生活图景。开篇“芿草不停兽, 因师山更灵”,写出了禅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状,连野兽都不愿离开这里,“因”字表明了禅者对这片山林的喜爱和依赖,同时也突显出山的神奇。
“村林朝乞食,风雨夜开扃”,则展示了禅者的清贫生活,他们需要向外界乞求食物,但不被世俗所动。即使在恶劣的天气中,也是那么的平和与淡定。
“井味兼松粉,云根着净瓶”一句,通过对饮用水质的描述,展现了禅者生活的简朴纯净,以及他们对自然之物的珍视。同时,“云根着净瓶”,则可能暗指禅者的精神世界,也是那么的清澈脱俗。
“尘劳如醉梦,对此暂能醒”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烦恼的看破和超脱,以及对于禅者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这也许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喧嚣与压力,而诗中所描绘的禅者,则如同一股清流,超然物外。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玛瑙山禅者的生活写照,更是对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颂扬。它通过细腻的景象描绘和深邃的意境铺陈,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南云慢.木芙蓉
木叶轻飞,乍雨歇亭皋,帘卷秋光。
栏隈砌角,绽拒霜几处,蓓深浅红芳。
应恨开时晚,伴翠菊、风前并香。
晓来寒露,嫩脸低凝,似带啼妆。堪伤。
记得佳人,当时怨别,盈腮泪粉行行。
而今最苦,奈千里身心,两处凄凉。
感物成消黯,念旧欢、空劳寸肠。
月斜残漏,梦断孤帏,一枕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