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众建莲社堂求疏语》
《众建莲社堂求疏语》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远公鼻孔著莲香,引得喃喃鬨几场。

供佛建庵人更错,参机元不在西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jiànliánshètángqiúshū
sòng / mǎoyīng

guòcuòkǒngzheliánxiāngyǐnnánnánhǒngchǎng

gòngjiànānréngèngcuòcānyuánzài西fā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鼻孔(bí kǒng)的意思:指人的鼻孔,也用来形容人的傲慢和自负。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供佛(gòng fó)的意思:指供奉佛像或供奉佛教仪式。也可用来形容虚有其表、只是形式而无实际内容。

喃喃(nán nán)的意思:低声细语,含糊不清地说话。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引得(yǐn de)的意思:引起、引发。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注释
远公:指高僧,如慧远法师。
鼻孔:鼻子。
莲香:比喻高僧的修行气息或佛法的清净。
喃喃:低声细语,形容议论声。
鬨:通‘哄’,引起纷扰。
供:供养,提供。
建庵:建造庵堂,指修行场所。
人更错:人们更加困惑。
参机:参悟佛法,理解深意。
元:本来,根本。
不在西方:佛法并不只在西方传播。
翻译
远方的高僧鼻孔散发出莲花般的香气,
这香气引来了一阵低声细语和纷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庄严而神圣的佛教仪式场景。诗人通过对远公鼻孔中散发的莲花香气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香气吸引了喃喃的念经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

“供佛建庵人更错”一句,表明在这座莲社堂中,信徒们聚集供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了一些混乱或误解。"参机元不在西方"则暗示着一种对佛法的追求和探索,不是简单地向往遥远的西方净土,而是在心灵深处寻找真理。

整首诗通过对香气、念经声和供奉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仪式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葛湖草堂四首为盛氏六生题·其一

沧波九叠浸芙蓉,夹岸千峰与万峰。

才子溪头频拭剑,仙人陂上旧携筇。

高天雾隐前村舶,落日风传古寺钟。

莫遣桃花飞一片,津门流出世人逢。

(0)

送吴太学游边

燕台秋色乍阑珊,少借垆头十日閒。

说剑风声流易水,弯弓云色坠天山。

平沙夜伴孤鸿宿,大漠朝驰驷马还。

愁绝南楼离恨杳,西风吹梦出阳关。

(0)

詹司理过访并邀集寺中夜谭司理家去余邑百里而近

驷马骖驔碣石东,持杯萧寺问飞蓬。

无论客思孤航外,何限乡心一座中。

说剑春云流绮户,抽毫晴雪照丝桐。

尘埃暂试空群足,荏苒黄金出汉宫。

(0)

赠翁少府

新样春衫白苧裁,翩翩游骑近蓬莱。

桃花尚狎潘郎貌,莲幕曾倾庾尉才。

岂为鲈鱼还越郡,仍驱驷马入燕台。

当垆漫奏文君曲,夹座红桃映绿苔。

(0)

王中叔擢北部归省天台以尺素相闻赋此代饯时永叔乞假里中二首·其二

三山回望暮云平,岩石嬴镌傲吏名。

玉漏乍趋新建礼,金波犹恋旧承明。

帆拖雾色临沧海,旆拥霞标向赤城。

一笑季方重握手,夜床风雨二龙鸣。

(0)

秋日高正父邀同汪公干苏叔大游天宁禅寺

玉栱璇题照画廊,珠扉银钥护禅堂。

青狮蹑雾游天帝,白象拿云坐法王。

树老菩提双刹在,花残优钵一灯长。

前身我亦庞居士,倘许先登七佛航。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