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实人患,而我适坐之。
所愧来问意,赠尔惟不知。
比舍(bǐ shè)的意思:比较、比量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当风(dāng fēng)的意思:面对困难或逆境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风轩(fēng xuān)的意思:指高楼大厦的窗户。也用来形容居住在高楼大厦内的人。
聚首(jù shǒu)的意思:聚集在一起,集中会面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努力(nǔ lì)的意思:用心力去做某事,不懈地付出努力。
奇字(qí zì)的意思:奇特、特殊、不寻常的字。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然疑(rán yí)的意思:表示仍然有疑虑,对某事持怀疑态度。
人患(rén huàn)的意思:指因为某人而遭受困扰或祸害。
诵读(sòng dú)的意思:指读书时发出声音,或者将文字口头表达出来。
谈剧(tán jù)的意思:指谈论剧本,也可表示评论剧作或讨论戏剧艺术。
闻诵(wén sòng)的意思:指听到别人念书或朗诵,也可指听到别人的讲解或演说。
追随(zhuī suí)的意思:追随指的是跟随、追赶别人,表示紧跟在别人的后面或者追随别人的行动。
二三子(èr sān zǐ)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轻小伙子。
此诗《院斋纳凉杂成(其三)》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诗中描绘了在院斋纳凉时与师友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首句“为师实人患,而我适坐之”,开篇便点明了与师长相处的不易,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有幸能够与师长共处一室,享受难得的时光。接着,“奇字或相叩,大半心然疑”两句,描述了在学习过程中,与师长探讨问题时的求知欲望和内心的疑惑,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精神。
“所愧来问意,赠尔惟不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来请教却未能完全理解的愧疚之情,以及对师长给予的礼物(可能是书籍或其他学习用品)的感激。这反映了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关系。
“比舍闻诵读,暇即相追随”则展现了诗人与同舍好友一起学习、交流的场景,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接下来,“露坐当风轩,谈剧鲜所羁”描绘了在露天凉爽的环境中畅谈,不受拘束的自由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轻松愉快学习环境的向往。
最后,“聚首岂不乐,安能无别离”表达了相聚虽乐,但终将分别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这句话,既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也预示了未来可能的离别,体现了对人生短暂相聚的深刻思考。
“努力二三子,何患乎无师”则是诗人对同窗好友的鼓励,希望他们共同努力,不必担心找不到良师益友。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师友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
斜掩朱门花外钟,晓莺时节好相逢。
窗间桃蕊宿妆在,雨后牡丹春睡浓。
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
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
幂幂敛轻尘,濛濛湿野春。
细光添柳重,幽点溅花匀。
惨淡游丝景,阴沈落絮辰。
回低飞蝶翅,寒滴语禽身。
洒岳摧馀雪,吹江叠远蘋。
东城与西陌,晴后趣何新。
烟深载酒入,但觉暮川虚。
映水见山火,鸣榔闻夜渔。
爱兹山水趣,忽与人世疏。
无暇然官烛,中流有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