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簿书(b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记事的书籍。
不烦(bù fán)的意思:不烦意指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困扰烦恼。
公了(gōng le)的意思:指公开揭发或曝光某人的不法行为或坏事。
故意(gù yì)的意思:
[释义]
(副)特意,有意,存心(有意识地那样做)。
[构成]
动宾式:故|意
[例句]
他故意把声音提高;好引起大家的注意。(作状语)他不是故意不理你;是没有看见你。(作状语)
[同义]
蓄意、有意、有心狂奴(kuáng nú)的意思:指盲目崇拜、迷恋某人或事物,甘愿为其奴隶,失去自我判断能力。
流汗(liú hàn)的意思:因紧张、劳累、恐惧等情绪而出汗。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努力(nǔ lì)的意思:用心力去做某事,不懈地付出努力。
台阁(tái gé)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官邸或官署。
桐江(tóng jiāng)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能容纳众多才能和智慧。
鱼雁(yú yàn)的意思:指鱼和雁,比喻相距很远,难以相见。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翻译
- 在繁忙的公事中汗流浃背地忙碌,哪有闲暇让狂放不羁的人特意来降服。
尽力于公务的各位官员,你们完成了朝廷的事务,无需再劳烦书信传递到遥远的桐江。
- 注释
- 簿书:官府文书。
流汗:出汗劳累。
君房:对官员的尊称,这里指上司或朝廷。
那得:哪里能够。
狂奴:不受拘束、性格狂放的人。
故意:特意。
降:降服,此处指屈尊。
努力:尽力。
诸公:各位官员。
了:完成。
台阁:朝廷或官署。
不烦:不必麻烦。
鱼雁:古代书信的代称,因鱼雁传书而得名。
桐江:古代地名,位于浙江,这里泛指远方。
-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在阅读历史书籍,特别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时的情景。"簿书流汗走君房"表明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连汗水都渗透了纸张,说明他阅读时的专注与投入。而"那得狂奴故意降"则是说诗人对于某些不公正的事迹或史官的偏颇记载感到愤慨,这里的“狂奴”可能是自指,也可能是对历史中某种人物的比喻。
"努力诸公了台阁"一句,表达的是通过阅读历史,对于掌握权力者的忠告或批评达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这里的“诸公”应指的是朝中的官员或者是后世的读者。“不烦鱼雁到桐江”则是在说即使不需要借助传递信息的工具(古代以放飞鸭子或鱼传信),历史的教训和诗人的感悟也能如同流水一般自然而然地传达至远方的桐江。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深刻理解和批判的态度,同时也是他对于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一种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