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二(bǎi èr)的意思:形容非常聪明、机智。
边民(biān mín)的意思:指边境地区的居民。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二重(èr chóng)的意思:指事物有两重,或者表示程度、数量加倍。
胡虏(hú lǔ)的意思:指外族侵略者或敌人。
艰食(jiān shí)的意思:艰难地吃饭,形容生活困苦。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轮台(lún tái)的意思:指战争中的前沿阵地或边疆城市。
疲癃(pí lóng)的意思:形容疲劳虚弱,精神不振。
潜踪(qián zōng)的意思:暗中追踪,悄悄接近目标。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士多(shì duō)的意思:指一个人拥有多种才能、技能或知识,是一个多面手。
戍士(shù shì)的意思:指守卫边防的士兵,也泛指守卫边疆的人。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平城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与边疆的军事与民生状况。首句“自古平城地,山河百二重”点明了平城作为战略要地的历史地位,其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接着,“将军休出塞,胡虏正潜踪”两句,通过将军不再出征与胡虏隐匿行踪的对比,暗示了边境局势的微妙变化,可能是因为战争的暂时停息或策略调整。
“戍士多艰食,边民亦废农”揭示了边疆地区因战争而带来的民生困境,士兵们生活艰苦,粮食短缺;边民则因为战争的影响,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生活陷入困顿。这种描述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严重破坏。
最后,“轮台须有诏,西北甚疲癃”表达了对国家政策的关注,认为需要中央政府的明确指示和关怀,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疲惫与困顿。这里的“轮台”可能是借指西北边疆地区,而“诏”则是指皇帝的命令或旨意,强调了中央政府在维护边疆稳定和民生福祉方面的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军事与民生状况,反映了古代边防政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国家治理和边疆安全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牧牛词
童儿长成何所求,农家职守惟牧牛。
春风著物百草长,驱牛啮草来沙洲。
童知牛性不择草,遇丰茸处俱堪留。
乘闲好弄三孔笛,绿杨影里声悠悠。
天上日车休轣辘,少待吾牛饱其腹。
牛得饱兮安吾心,牛不饱兮愧吾牧。
不施鞭朴牛驯扰,顺牛之性无机巧。
牛蹄行,牛尾摇,背上闲闲立春鸟。
高下陂陀任所之,牛日服兮牛不知。
呜呼司牧尽如此,人间那受饥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