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润州道中杂咏(其一)蒜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
首句“名以菁菁多泽蒜”,以“蒜”象征历史人物或事件,生动地描绘出历史的繁复与丰富,如同田野中的蒜苗,生机勃勃,各具特色。接着,“谁称公瑾算曹公”,通过三国时期周瑜与曹操的对比,暗含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探讨,以及对历史评价标准的反思。
“魏颠吴踬胥蕉鹿”,进一步将历史的起伏比作自然界的景象,魏国如颠簸的船只,吴国则像是被挫折击倒的树木,而这一切都如同梦境中的蕉鹿,虚幻而短暂。这句诗巧妙地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思考。
最后,“依旧江山依旧风”,以江山与自然之风的不变,反衬出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更迭。这句话既是对自然永恒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人事沧桑的深沉感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宇宙关系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历史与自然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宇宙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林寺逢安大行小范游天池不得偕往是夕至九江承徐刺史见招对月次韵寄慨时四月八日也
若为邂逅惜芳辰,指点峰头月色新。
对眼忽疑天有路,逢君况是玉为人。
虎溪别去多应笑,马上看来几处真。
不有风流贤刺史,清光今夜共谁论。
度关行
长途苦热不肯雨,晨起汗汗已如注。
仆夫瘁矣行路难,叠嶂连云拥深树。
其言此是仙霞关,闽浙东西渺蔼间。
关前鸣锣走父老,问之何事多愁颜。
答言大旱当炎暑,手摸禾根热于煮。
山前麻豆眼见焦,高町难望收禾黍。
官粮私债何所恃,儿饥妻寒难作主。
记得去年耕熟时,千疮百孔尚难支。
春才挨过正望夏,夏旱如此将安施。
县官有命祷龙潭,烈日岂敢辞跻攀。
路途使君相借问,说尽民情心亦惭。
吁嗟邂逅止山陬,听尔诉说情何由。
我来入闽非浪游,受命分念苍生忧。
古来大暑比酷吏,安得甘霖一夕至。
洒尔田畴皆活足,更洗征途无暑气。
珍重父老莫惨悽,圣主中兴方有为。
天鉴明德兴大化,肯助旱魃施严威。
慰别父老向前路,溪流切切犹似诉。
《度关行》【明·袁应文】长途苦热不肯雨,晨起汗汗已如注。仆夫瘁矣行路难,叠嶂连云拥深树。其言此是仙霞关,闽浙东西渺蔼间。关前鸣锣走父老,问之何事多愁颜。答言大旱当炎暑,手摸禾根热于煮。山前麻豆眼见焦,高町难望收禾黍。官粮私债何所恃,儿饥妻寒难作主。记得去年耕熟时,千疮百孔尚难支。春才挨过正望夏,夏旱如此将安施。县官有命祷龙潭,烈日岂敢辞跻攀。路途使君相借问,说尽民情心亦惭。吁嗟邂逅止山陬,听尔诉说情何由。我来入闽非浪游,受命分念苍生忧。古来大暑比酷吏,安得甘霖一夕至。洒尔田畴皆活足,更洗征途无暑气。珍重父老莫惨悽,圣主中兴方有为。天鉴明德兴大化,肯助旱魃施严威。慰别父老向前路,溪流切切犹似诉。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9567c6f1f2a13b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