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危(ān wēi)的意思:指人的生命安危,安全与危险。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二庭(èr tíng)的意思:指人的两个庭院,比喻两个家庭或者两个阵营。
府兵(fǔ bīng)的意思:指官府的兵卒,泛指官兵。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开府(kāi fǔ)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担任地方行政职务。
款塞(kuǎn sāi)的意思:形容货物堆积如山,无法出售或使用。
勒铭(lè míng)的意思:勒铭是指在铭文上刻写留下记载,以便后人铭记和传承的意思。比喻留下深刻的印象或重要的教训。
两浙(liǎng zhè)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团体。
南碑(nán bēi)的意思:指被人尊崇、推崇的人或事物。
趋朝(qū cháo)的意思:指人们追逐权势、趋附权贵,以获取好处或提升地位。
铜梁(tóng liáng)的意思:比喻坚固、稳定的支撑物或基础。
行边(xíng biān)的意思:行走在边缘的位置或状态
秀色(xi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绝伦,色彩鲜艳。
玉垒(yù lěi)的意思:指固若金汤的城垒,比喻坚固不可攻破的地方或防线。
征南(zhēng nán)的意思:指向南方进军或征服南方的行动。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送大司马张公自浙中应召还朝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大司马张公在浙中地区为国效力,平定叛乱,稳定局势的功绩。诗的前两句“汉家重见勒铭才,玉垒铜梁秀色开”,以“汉家”暗喻明朝,赞美张公如同古代能刻石记功的杰出人才,他的功绩如同玉垒、铜梁的秀丽景色一般,令人赞叹不已。
接着,“款塞曾驱群马入,行边亲扫二庭来”两句,通过“款塞”和“行边”的描述,展现了张公深入敌境,亲自指挥军队,击败敌人的英勇事迹。这里的“二庭”可能是指敌方的两个主要据点或区域,强调了张公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
“湖山开府兵初解,剑履趋朝诏已催”则描绘了张公在浙中地区平定叛乱后,朝廷对其功绩的认可与嘉奖。他解除军务,回到朝廷,朝廷的诏书已经催促他尽快返回,体现了朝廷对他的重视和期待。
最后,“两浙安危功不细,征南碑更表崔嵬”两句总结了张公的功绩,指出他在两浙地区的安定与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不容小觑,其功绩将被铭记,如同高耸的山峰一样,永远被人称颂。
整首诗通过对张公功绩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和敬意,同时也体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忠诚、勇敢和功勋的崇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赋吴尊师漱芳亭白、红梅花二首·其二
惟梅本是群仙侣,别有芳姿照微雨。
人尝误作杏花看,我亦戏作莲花语。
即色非空还是色,遽数不终须悉数。
偷服丹砂抹玉唇,赭颜谪向春风舞。
呜呼,安得东皇锡赤社,胙以朱陵为尔土。
晚登南楼眺乌石九仙方山诸峰
自来闽中郡,侨寓公宇偏。
身病縻服饵,单居日如年。
宪署历三试,愚庸寡所宣。
兹行临辟道,黾勉以周旋。
日夕登高台,遥盼四山川。
山川亦云美,宜与万念捐。
慈帏隔江关,稚子目娟娟。
连夜梦新堂,嬉戏在我前。
禄食无寸补,远游何当还。
东风号阴泽,此土候气先。
草木相衰荣,已复争碧鲜。
思及方春时,买船向邵延。
长歌荡暄景,吹笛玉台烟。
行止钦圣训,义著艮象篇。
此岂不在人,虚心以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