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一》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六言诗  押[覃]韵

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

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鼻观(bí guān)的意思:用鼻子来观察事物,形容人的眼力敏锐。

遍满(biàn mǎn)的意思:遍满表示充满、遍及或覆盖全面的意思。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偈子(jì zǐ)的意思:指言辞简练、意味深长的诗文或文章。

烧香(shāo xiāng)的意思:指为神明或祖先燃烧香烟以示敬意,也用于比喻虚情假意或表面功夫。

四句(sì jù)的意思:四句指的是四个句子,通常用来形容一段话或文章的内容简洁明了。

所及(suǒ jí)的意思:所及是一个表示范围或程度的成语,意为“所及之处”或“所能及之处”。

注释
四句:指四段禅修的祈祷文。
烧香:点燃香火以示敬意。
偈子:佛教中的短诗或咒语。
遍满:充满、遍布。
东南:方位词,指东南方向。
闻思:听闻和思考。
鼻观: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嗅觉感知。
先参:先于理智去体验或领悟。
翻译
四句烧香的禅语,随着香烟弥漫到东南各地。
这不是通过闻和思考所能达到的境界,暂且让鼻子的感知先参与其中。
鉴赏

这两句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诗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禅理感悟。诗中的“烧香偈子”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即通过烧香来帮助静心和专注。"随香遍满东南"则描绘了一幅香气弥漫的生动画面,香味不仅充盈在烧香之处,更是随风飘散至远方。

"不是闻思所及"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禅修的一种理解,即通过感官(如嗅觉)来体验禅境,不是单靠思考和推理。最后的“且令鼻观先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直接的、非概念性的体验方式,"鼻观"在此指代嗅觉的同时,也寓意着一种内心的洞察力,而“先参”则意味着这种感受是最直接、最本真的。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既展示了苏轼对佛学禅理的深入理解,也反映出他在生活中对于自然和美好事物细腻感知的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赞节寿五首·其五

春雨秋花共转旋,玉炉香袅拜青天。

浮生有志皆随梦,中壸无书不记年。

贤母未应居孟后,诗人安敢列卢前。

贺筵当日龙觥处,滚滚还谁作醉仙。

(0)

赞节寿五首·其一

旁搜列女漫周旋,路出城西别有天。

三五纲常皆步步,依稀龟鹤自年年。

已推粉黛还身外,却见斓斑舞膝前。

剩有紫霞杯玉案,华阴何事觅神仙。

(0)

渡梅岭·其一

入望山门回,长征日月遥。

雄城临百粤,岭路凿前朝。

古洞犹猿啸,遗松但鸟娇。

不堪行役意,归梦武溪桥。

(0)

游海珠寺·其二

天作南州镇,蓬山第一宫。

玄珠窥象罔,沧海澹鸿蒙。

佛法鱼龙听,禅心水月空。

满前风景胜,尽入倚阑中。

(0)

内苑十首·其七乐成殿

禁园南向带畴平,更有瑶宫隔水明。

行乐坐看松月转,躬耕行挹稻风轻。

岛中锦绣千层蜃,堤外笙簧百啭莺。

共说吾王游豫地,岂知农业已垂成。

(0)

癸卯岁江南北大旱黎民饥馑秋行即事

田野萧条处处同,断蓬枯草逐秋风。

愁闻富屋仓庚罄,忍见贫家杼轴空。

啜泣暵乾嗟莫及,熟筹拯救计安从。

逢人便说闾阎苦,惆怅长吟大小东。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