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褙语录》由宋代诗人释广闻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夜晚行军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哲理意味。
首句“路不赍粮笑复歌”,描绘了军队行进时的情景,士兵们在行军途中不需携带粮食,边走边唱,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军队的后勤补给充足,无需担忧食物供给问题。这里的“笑复歌”不仅体现了士兵们的乐观精神,也反映了军队内部的和谐与凝聚力。
次句“三更月下入无何”,则将时间与地点的转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三更时分,月光洒满大地,军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一个未知的地方。这一句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行动或挑战,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充满期待的氛围。
后两句“太平谁整闲戈甲,王库初无如是刀”,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在和平时期,为何需要准备武器和军队?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也是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深刻探讨。诗人似乎在问,是否真的有必要在太平盛世中保持战备状态,是否真的存在一种不需要战争就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两句诗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褙语录》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启示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一和坡公韵
一雨连春,东湖涨、蒲萄新绿。
湖上路,柳浓花艳,绿围红簇。
尘世难逢开口笑,人生待足何时足。
况南州高士是西邻,人如玉。行路唱,谁家曲。
愁易感,欢难续。问轩裳于我,有何荣辱。
众醉岂容君独醒,出林休恨风摧木。
叹惊弦、飞鸟尚知还,安巢宿。
读书趣
溪流静阅万签书,未许传讹杂鲁鱼。
洙泗渊源应出活,宫墙高大独生虚。
乾坤容我承三极,造化凭谁托一嘘。
从此已知身即道,便便熟路驾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