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薪尝海品,书刺谒田邻。
家寄寒衣少,山来晓梦频。
这首词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客中作》。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漂泊他乡、心怀家国的复杂情绪。
"漂泊何须远,离乡即旅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漂泊感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每当离开故土一步,便感到自己成为了旅途中的人。这不仅是身体上的 离开,更是精神上的一种隔绝。
"吹薪尝海品,书刺谒田邻。" 这里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来强调自己的生活状态。"吹薪尝海品"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在异乡的艰难生活,他只能用吹焰的方式去品尝那些来自远方、可能已经失去原味的食物。这与"书刺谒田邻"形成对比,后者则是表达了一种文化交流和社交活动,但这种活动对于诗人来说似乎也带有一丝隔阂感。
"家寄寒衣少,山来晓梦频。"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乡愁。他在异乡收到家里送来的寒衣,却发现它们不多,而且总是夜深人静时分,他会梦到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这种梦境频繁地出现在清晨之际,反映出了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深。
"小儿仍病疟,诗句竟无神。"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家庭生活。他在异乡的孩子患有疟疾,而自己作为一个词人,却发现自己的诗句中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灵感。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差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于家国的深切思念。
铁铸鸿门错,虞兮可奈何。
恨填垓下溢,泪洒酒边多。
香梦销锋镝,柔肠裂绮罗。
君恩酬一剑,妾世误双娥。
死别还生别,悲歌接楚歌。
八年同帐幄,片席邈山河。
玉玦终遗憾,金雕莫漫驮。
他时魂化草,舞态尚婆娑。
无才甘遐遗,因以静自适。
长衢去马疏,深巷来辙隔。
雨馀草木长,树杪梨欲坼。
烦襟忽然醒,如飨九鼎食。
新凉不嫌贫,于我亦有获。
屏书去不观,兀坐面东壁。
水深䵷欲鸣,日入鸟还息。
为谢扬子云,无玄安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