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八景为徐岭南纮作·其五薛堰通津》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武进八景为徐岭南纮作(其五)薛堰通津》中的第五首。薛堰,位于江苏常州,是古代重要的水道,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薛堰源头的追溯和对自然规律探索的思考。"归何处"暗示了诗人对薛堰源头的好奇与追寻,"披图想具区"则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薛堰流域的地图,展现出对地域历史的沉思。
"古来探本论"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探讨事物的根本原理,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内在规律,既无欠缺也无多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道法自然的思想。诗人通过对薛堰的描绘,寓言般地传达了对世间万事万物本质的理解,强调了平衡和谐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薛堰为载体,融合了地理、历史与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毛宫谕兄文之
马朔连传檄,燕齐一纵观。
助边新挽粟,过阙更弹冠。
子喜亲重贵,兄兼弟两难。
暮云凝望眼,秋色压归鞭。
鹏路三千里,龙楼十几阑。
风回光禄酒,日射翰林盘。
此别真馀宠,何时定续谈。
为君兴远思,欲看海生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