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圆溪山亭子》
《松圆溪山亭子》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半依平远岩扃,杂树逢秋一半零。

入谷深林未密,拈来诗思溪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平远(píng yuǎn)的意思:平远意指平坦而遥远的距离,也可引申为抱负或目标的追求。

入谷(rù gǔ)的意思:指进入山谷,意味着人们进入了山谷中,也可引申为进入一种困境或陷入困境。

深林(shēn lín)的意思:指茂密的森林,也比喻深奥、复杂的事物或情况。

诗思(shī sī)的意思:指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能力,也指人们写诗时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感。

溪亭(xī tíng)的意思:溪亭是指溪边的亭子,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岩扃(yán jiōng)的意思:形容门户坚固,不易打开。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句“半依平远半岩扃”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峦与平地相接的景象,既有开阔之感,又有峭壁耸立的险峻,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复杂。次句“杂树逢秋一半零”则通过秋天的落叶,暗示季节更迭,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萧瑟与生命的轮回意味。第三句“入谷未深林未密”进一步深入描述了山谷内的环境,虽未深入幽谷,但树木尚未密集,留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仿佛能听到远处的鸟鸣和溪水潺潺。

最后一句“拈来诗思在溪亭”巧妙地点明了诗人的思绪与情感所在。诗人站在溪边的亭子里,灵感涌现,将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化为诗句。这里的“拈来”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捕捉灵感、即兴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题寒山拾得为道士潘为善作·其二

手拖竹帚笑呵呵,心地冰清扫甚么。

尘世机关都识透,又将何事问姮娥。

(0)

送性初南还兼蕳诸故旧

宦游蓟北一年馀,每叹离群学业疏。

传语江南诸故友,如何不寄半行书。

(0)

海棠白头翁

独怜幽鸟有何愁,飞向花间也白头。

应是春归留不住,东风啼断恨无休。

(0)

小景四幅为竹鹤友人袁州何太守赋·其一

树底茅堂带远村,望中野色过桥分。

携琴何处寻知己,拟约琳宫卧白云。

(0)

和靖图为洪中书作

老鹤归来暮雪深,山童衣薄冷难禁。

先生独淂梅花趣,坐拥双肩费苦吟。

(0)

口号冬日因士悦回寄先生

岁晚天寒日,山空风怒号。

客边无所有,聊尔寄霜毫。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