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暴客(bào kè)的意思:指行为凶暴、蛮横的人。
尘沙(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土、沙土,也比喻微小琐碎的事物。
愁心(chóu xīn)的意思:忧虑、担心的心情。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极知(jí zhī)的意思:非常了解,极其熟悉
离人(lí rén)的意思:离开亲人或离别别人。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南门(nán mén)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刚直,不畏强权,坚持正义。
偏向(piān xiàng)的意思:倾向于某一方面,不公正地偏袒某一方。
向道(xiàng dào)的意思:指遵循正确的道路或准则,追求正义和道德。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知行(zhī xíng)的意思:指知道道理并付诸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重围(chóng wéi)的意思:指被困在困境中,无法摆脱。
行路难(xíng lù ná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途艰难困苦,形容事情进行得十分困难。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乙巳正月八日雨避抄寇由南富入王山》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首联“东沔重围势已摧,南门烽火划相催”展现了战事的严峻,城池被围困,烽火连天,形势危急。颔联“尘沙远逐离人去,风雨潜随暴客来”进一步渲染了逃难的艰辛,尘土与风雨伴随着逃亡者,显示出环境的恶劣和人心的惶恐。
颈联“草色渐从烧后长,梅花偏向道傍开”则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映衬人事,草木在战火后顽强生长,而梅花却在路边独自开放,象征着即使在艰难中也有坚韧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尾联“极知行路难如棘,已信愁心冷似灰”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楚,行路之艰难如同荆棘丛生,愁绪深重,心情冷若死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的困苦和内心世界的煎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深甫君章
烂漫十日饮,未快远别情。
醉魂几时醒,直见颍水清。
前欢绝莫寻,离念纷更盈。
车骑暂休汝,赏晤得时英。
披襟两相照,话言仆屡更。
论史既衮衮,说经亦铿铿。
一觞亦一咏,乐事真相并。
会合固难常,我独嗟南行。
回首念前好,感物非嘤鸣。
明发成寤歌,勉勉趣遥程。
杨十一没后重登见山楼有感
平生交一臂,观化此山川。
俯仰成陈迹,高低俱绝弦。
浮云杳何处,衰病兀萧然。
扰扰红尘合,谁予慰目前。
橄揽
吾昔评橄榄,不在百果后。
其材中栋梁,其实过橙楱。
俗人多未识,至美或莫售。
材以远见遗,实以苦为诟。
华堂娱嘉宾,甘脆陈左右。
此物万里来,真味宁免陋。
欲观绝伦效,宜与危事遘。
江鱼肆潜毒,顷刻辄僵仆。
昔酒发狂醒,千日尚沈瞀。
性命如危弦,一绝不可救。
幸能服刀圭,咄嗟反其旧。
此亦天下奇,能使夭者寿。
岂殊鲁连子,谈笑解纷斗。
功成归海滨,不愿千乘富。
送胥元衡殿丞通判湖州
平生笑山涛,非隐复非吏。
今更欲似之,颠瞑老将至。
羡君负清识,于世寡所求。
能从魏阙下,径取江湖游。
扁舟驾长风,千里破高浪。
倚樯一清啸,佚气横云上。
醲碧箬下酒,红鳞苕溪鱼。
綵衣起为寿,此乐天下无。
谁不慕轩冕,顾多困朝市。
人生难自谐,禄仕当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