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灯玉台体十首·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繁华都市中元宵节观灯的盛况。首句“火树灯山高入云”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灯火辉煌、如同火树银花般照亮夜空的景象,仿佛与云层相接,展现出节日的热烈与壮观。接下来,“红筵翠幄自成春”则通过色彩对比,描绘出红绿相间的宴席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此句中的“红筵”指红色的宴席,“翠幄”则是绿色的帷幕,二者结合,不仅色彩鲜明,更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后两句“游女有时还解佩,青楼何处不留人”,进一步深化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其中,“游女”指的是在节日里游玩的女子,“解佩”则是一种古代女子在特定场合下赠送礼物或饰品的行为,象征着她们的友好与热情。这两句暗示了在这样的节日里,无论是女子还是男子,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彼此之间充满了交流与互动,甚至在青楼(古代指妓院)这样的地方,也留下了欢声笑语,无人离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元宵节观灯活动的热闹场面和浓厚的节日气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们对于节日的热切期待与参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庵山水小幅
高堂见林壑,忽似过雷峰。
窈窕一门险,峥嵘千嶂重。
人声何处荅,虎迹有时逢。
怒瀑流清耳,曾云起荡胸。
松枯寒落子,草碧暖勾茸。
势出丹青假,神疑造化钟。
沧洲非世外,玄圃亦王封。
绝境须吾赏,他年策瘦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