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微雪有感》
《微雪有感》全文
明 / 杨继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都城夜半初飞雪,台省应多祥瑞诗。

眼底饿夫寒欲死,来年总稔济谁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饿夫(è fū)的意思:指农村中因为饥饿而死去的人,比喻饥荒造成的死亡。

来年(lái nián)的意思:指明年、下一年。

台省(tái shěng)的意思:指权力独揽,不受他人监督和约束。

祥瑞(xiáng ruì)的意思:指吉祥的征兆或好兆头。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鉴赏

这首《微雪有感》由明代诗人杨继盛所作,通过描绘都城夜晚初降微雪的情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首句“都城夜半初飞雪”,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冬夜雪景图,夜半时分,雪花悄然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台省应多祥瑞诗”一句,看似在赞美官员们可能会吟咏雪景的诗篇,实则暗含讽刺,暗示这些文人雅士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是否真正关注到了社会底层百姓的疾苦。

“眼底饿夫寒欲死”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关注焦点——那些处于饥饿边缘的贫民。在这样的严冬之夜,他们不仅身体寒冷,更面临着生存的威胁。这句诗通过强烈的对比手法,凸显了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残酷现实。

最后,“来年总稔济谁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深深的忧虑。即使明年丰收,但对于那些在寒冬中挣扎的饥饿者来说,又有谁能真正解救他们的困境呢?这句话既是对未来的悲观预测,也是对当时社会制度和道德责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微雪这一自然现象,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与人性的悲悯,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强烈渴望。

作者介绍
杨继盛

杨继盛
朝代:明   字:仲芳   号:椒山   籍贯: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   生辰:1516年-1555年

杨继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猜你喜欢

中庭霜夜月明如昼效李长吉体

庭空若无地,霜月不自寒。

姮娥天上人,腊月犹冰纨。

放开玻璃镜,转向碧玉盘。

人间水晶域,万象梨花团。

骨冷不成寐,起行自槃珊。

巡檐不敢下,恐堕江海宽。

沆瀣入毛骨,清风生肺肝。

有鹤东南来,飞鸣堕我前。

吾与汝仙去,仙家无岁年。

(0)

上刘左史二首·其二

不为穷愁始著书,一灯今与影同孤。

从公亟欲问奇字,随世无因识故吾。

赖有霜钟当北道,不应璧月自西湖。

举头更觉天人近,环佩声中试一呼。

(0)

颂古十八首·其十六

正月孟春犹寒,从头万种千般。

昨夜虚空落地,和风搭在阑干。

(0)

颂古十七首·其十四

白云举古,直是希奇。口堪吃饭,少有人知。

诸禅老,莫迟疑,一饱自然忘百饥。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七十二

一年三百六十日,今朝又是从头起。

人人有个主人公,水牛衔却老鼠尾。

深沙欢,那吒喜。佛殿走出门去,僧堂撞入厨库里。

(0)

偈三首·其一

报慈有一公案,诸方未曾结断。

幸遇改旦拈出,各请高著眼看。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