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敝庐(bì lú)的意思:指破旧的屋子,也用来比喻贫寒的家庭。
常年(cháng nián)的意思:指长期、经年累月。
乘风(chéng fēng)的意思:乘风指顺风而行,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来取得成功。
触处(chù chù)的意思:触动到别人的痛处或敏感点。
高隐(gāo yǐn)的意思:高度隐蔽、隐藏得很深。
倾怀(qīng huái)的意思:倾诉心中的感受和思想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相聚(xiāng jù)的意思:相聚指人们相互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相处的时光。
乡中(xiāng zhōng)的意思:指在乡村中,表示处于一种宁静、安逸、淳朴的环境中。
隐远(yǐn yuǎn)的意思:隐退远离尘嚣。
营营(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充满活力、繁忙、忙碌的样子。
远乡(yuǎn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故乡、远离家乡。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名为《次韵伯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的向往。
首句“易别难相聚”,点明了离别之易与相聚之难,道出了人世间相聚不易的感慨。接着,“倾怀语未终”描绘了朋友间畅谈的情景,意在强调友情的深厚与交流的畅快。
“敝庐才郭外,高隐远乡中”两句,诗人以自己的居所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画面,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远离世俗的追求。
“天地常年在,溪山触处同”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无论何时何地,天地常在,溪山相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
最后,“营营非我事,有句欲乘风”表达了诗人对忙碌世俗生活的疏离感,以及渴望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情感、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和内心的探索,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四
若说故园景,何止可消忧。
买邻谁欲来住,须把万金酬。
屋外泓澄是水,水外阴森是竹,风月尽兜收。
柳径荷漪畔,灯火系渔舟。且东皋,田二顷,稻粱谋。
竹篱茅舍,窗户不用玉为钩。
新擘黄鸡肉嫩,新斫紫螯膏美,一醉自悠悠。
巴得春来到,芦笋长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