龀龀柔童子,贪看人捉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华(bái huá)的意思:指没有结果、没有成就的华美外表。
闭户(bì hù)的意思:指关闭房门不出去,比喻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往。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芳春(fā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花草盛开的美景。
后方(hòu fāng)的意思:指在战争、斗争中,后方是保障前线作战的安全、稳定和顺利进行的地方。
见亲(jiàn qīn)的意思:指亲戚互相见面、亲近、交往。
隆寒(ló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极为严寒。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孩童被当作囚徒的经历,通过其无知与觉醒的过程,反映了社会中对个体自由与尊严的剥夺与恢复。诗中的“龀龀柔童子”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年幼、柔弱的孩子,他“贪看人捉人”,表现出对周围世界的单纯好奇,却对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一无所知。“讵谙黄鸟语,哪识白华身”,这两句揭示了孩童的无知,他不懂得黄鸟的叫声,更不了解自己所处的困境,如同置身于一片陌生而复杂的“白华”之中。
随着故事的发展,“觉后方知痛”,孩子在经历了某种形式的觉醒之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痛苦和处境。然而,“忧来不见亲”,内心的忧伤让他无法见到亲人,这不仅增加了他的孤独感,也突显了社会对个体情感的忽视。最后,“隆寒需闭户,恬坐阅芳春”,在寒冷的冬天里,孩子需要关上窗户,静静地坐着,等待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恬坐”既是对孩子内心平静的描述,也是对社会冷漠的一种隐喻,暗示着只有时间的流逝才能带来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个孩童的遭遇,深刻地探讨了社会对个体自由与尊严的侵犯以及恢复的过程,表达了对人性善良与社会公正的呼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