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十绝·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岁月流转、自然与人事变迁的生动画面。首句“未逢四祖且堆堆”,以“堆堆”二字形象地展现了事物积累的状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积累的过程,但尚未达到某种成就或理解的境界。接着,“才见龙潭眼便开”一句,通过“龙潭”这一意象,象征着深邃的智慧或内心的觉醒,仿佛在某一瞬间,心灵的窗户被打开,揭示了内在的光明与力量。
“龙去潭空人自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龙象征着智慧、力量或某种超凡脱俗的存在,而潭空则意味着这些特质的消逝,人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老去,暗示了生命的有限性和追求的重要性。最后,“衔花百鸟漫飞来”以百鸟衔花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即使在岁月的流逝中,人们仍能从自然界中找到慰藉和灵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哲理,强调了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追求智慧、力量和美好的重要性,以及自然界的永恒生命力给予人类的启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绮寮怨·其五
叩齿梳头才了,玉凫烟未残。
又绮日、薄映南窗,垂帘处、院竹谁看。
晖晖玉山照座,金貂客、一洗郊岛寒。
听说诗、妙解人颐,莲花舌、似导鱼上竿。
尚忆湖亭倚栏。铜瓶活火,圆瓯细蹙微澜。
路远于天。更无意、乞东还。
惟余昌明一盏,绿玉色、透中边。肠枯自怜。
谁知饮茶足,诗更妍。
绮寮怨·其四
不信青门寒早,菊瓶香未残。
傍扣砌、密缀圆花,青霜里、越耐人看。
药娥徘徊欲上,琼楼远、祇恐天上寒。
甚夜乌、已定还惊,亭西竹、颤袅青玉竿。
徙倚东廊画栏。中庭荇藻,明明玉水生澜。
白雁横天。可捎得、锦书还。
依稀春明旧梦,梦不到、早梅边。婵娟可怜。
花和雪中竹,无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