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雕尽(diāo jìn)的意思:形容雕琢得非常精细,毫无瑕疵。
葛洪(gě hóng)的意思:指人聪明智慧,有才华。
古文(gǔ wén)的意思:
◎ 古文 gǔwén
(1) [classical literature]
(2)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
(3) 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
(4)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
(5) [Chinese script before the Qin Dynasty(221-207B.C.)]∶汉朝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解事(jiě shì)的意思: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奇人(qí rén)的意思:指非常出色、与众不同的人物,具有超凡的才能或特殊的功绩。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夙业(sù yè)的意思:指早年积累的学业、工作或修行。
谈天(tán tiān)的意思:指无所事事地闲谈或聊天,没有实际行动或目的。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真解(zhēn jiě)的意思:真正的解释或真正的答案
祖龙(zǔ lóng)的意思:祖龙指的是祖先的龙,比喻非常伟大、威严的人物或事物。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将断文字缘作此(其一)》。诗中以“奇人”、“才鬼”、“仙字”、“古文”等意象,表达了对文字与学问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首联“奇人纵可敌扬雄,才鬼那能胜葛洪。”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奇人”与“扬雄”,“才鬼”与“葛洪”进行比较,赞扬了扬雄和葛洪的卓越才华,同时也暗示了“奇人”和“才鬼”的能力或许难以匹敌这两位古代文豪。
颔联“仙字齧完还作蠹,古文雕尽仅名虫。”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字的探讨。这里“仙字”和“古文”象征着高深的学问或文化,而“齧完”和“雕尽”则形象地描绘了深入研究和理解的过程。然而,“齧完”后的结果是“作蠹”,“雕尽”后仅剩“名虫”,暗示了即使深入研究,也可能陷入某种困境或失去原本的意义。
颈联“迂谋欲寄千秋后,夙业都收一寸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追求的长远目标与个人努力的思考。这里的“迂谋”可能指的是不直接、间接或曲折的策略,而“千秋后”则指向了时间的深远,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学问能够流传久远。同时,“夙业”与“一寸中”形成对比,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积累深厚的知识与成就。
尾联“最好祖龙真解事,谈天非马顿成空。”以“祖龙”(秦始皇)为例,通过“真解事”与“谈天非马顿成空”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正理解与实践知识的重视。这里“谈天非马”可能源自“谈天说地”与“非马非鹿”的比喻,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才能避免空谈无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字、学问、时间和个人努力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独到见解和对实际应用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美叔知司
峨峨紫芝山,汤汤柳江水。
嶷嶷陈知司,长材抱奇伟。
华裾粲云霞,芳佩袭兰芷。
种薇山之椒,栽莲水之涘。
莲香秋益清,薇花晚逾紫。
草檄疾何痊,出奇敌自靡。
艰难政需贤,通济况如子。
行当振家声,庶以光世美。
高步登云霄,奋身脱泥滓。
勿著从仕衫,愿听尚书履。
獠处隘
山行已厌倦,况复多扼塞。
日南僻远地,实藉此为国。
暑雨溪谷盈,深树崖崦窄。
断虹收晚照,百里带暝色。
獠人瞻使轺,方舟齐众力。
为言前朝初,此地交兵革。
至今空山中,鬼哭阴雨夕。
所愿职贡修,吾侬甘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