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林旧贼骄不去,新舶正发南风狂。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官 军 来 明 /王 问 白 鹤 铺 前 沙 日 黄 ,湖 渚 草 长 倭 走 藏 。柘 林 旧 贼 骄 不 去 ,新 舶 正 发 南 风 狂 。宝 带 桥 西 蛟 起 舞 ,白 石 山 边 逐 虓 虎 。湖 南 六 郡 多 旌 旗 ,贼 势 西 来 疾 风 雨 。城 头 戍 鼓 声 如 雷 ,十 城 九 城 门 不 开 。刲 羊 宰 牛 具 宿 酒 ,日 夜 只 望 官 军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白鹤(bái hè)的意思:白鹤是指白色的鹤,比喻高飞远翔、神态悠然的样子。
宝带(bǎo dài)的意思:指重要的人或事物所在的地方。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城门(chéng mén)的意思:指城市的大门,也用来比喻防御措施或者机构。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风狂(fēng kuá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狂暴。
官军(guān jūn)的意思:指官方的军队,也泛指政府的武装力量。
湖南(hú nán)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或行为隐秘,不容易被看透或识破。
疾风(jí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迅猛,速度极快。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九城(jiǔ chéng)的意思:形容城墙高大坚固,难以攻破。
六郡(liù jù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东汉末年,六个郡县的地方官员联合起来抵抗外敌的行动。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牛具(niú jù)的意思:指牛的耕作工具,比喻艰苦朴素的生活或勤劳努力的精神。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沙日(shā rì)的意思:指沙漠中的白天,形容炎热的天气。
石山(shí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固定不变或难以改变。
戍鼓(shù gǔ)的意思:指在戍守边疆时,夜晚鼓声传达警戒信息。比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宿酒(sù jiǔ)的意思:指连续喝酒过夜,一直到天亮。
走藏(zǒu cáng)的意思:走藏指的是逃避、躲藏的意思。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官军来》描绘了一幅紧张而生动的边塞景象。首句“白鹤铺前沙日黄”,以白鹤和金黄的阳光渲染出边疆的荒凉与寂寥。次句“湖渚草长倭走藏”暗示了倭寇的活动,湖边草丛中隐藏着敌踪。
“柘林旧贼骄不去,新舶正发南风狂”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和动态,柘林里的贼寇依旧猖獗,新来的船只乘着南风狂奔而来,形势危急。
“宝带桥西蛟起舞,白石山边逐虓虎”运用了比喻,将贼寇比作蛟龙和虓虎,形象地刻画出他们凶猛的气势。接下来,“湖南六郡多旌旗,贼势西来疾风雨”描述了官军调动,旗帜飘扬,贼寇犹如疾风骤雨般压境而来。
最后四句,通过“城头戍鼓声如雷,十城九城门不开”展现了守城士兵的戒备与紧张,城门紧闭,只待官军救援。“刲羊宰牛具宿酒,日夜只望官军来”则表达了百姓对官军到来的期盼和对平安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战事的紧迫,展示了官军与贼寇之间的对抗,以及百姓对和平的期待,具有强烈的边塞战争氛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