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孙莘老七绝·其三》
《赠孙莘老七绝·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夜来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绕郭寒。

闻有弁山何处是,为君四面意求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云屯(yún tún)的意思:云屯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云彩聚集在一起,形成密集的云团。

注释
碧巑岏:形容山峰青翠、陡峭的样子。
浪涌云屯:形容海浪翻滚,云雾聚集。
郭:古代城墙外面的一圈,这里指城市周边。
弁山:可能是一座具体的山名,有待确认。
翻译
昨夜的雨水洗净了青翠的山峦,海浪翻涌云雾弥漫环绕着城郭带来阵阵寒意。
听说弁山在哪里呢,我为你四处寻找,希望能一睹它的风采。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所作,名为《赠孙莘老七绝(其三)》。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夜来雨洗碧巑岏"一句,以清新之笔触勾勒出夜晚降雨后山峦的清新面貌。"碧"字形容岩石,既有绿色之意,又带有一种生机与清新的感觉。"巑岏"则指山势的起伏,这里的用法增添了画面之中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浪涌云屯绕郭寒"一句,则通过对云和风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化无常。"浪涌"形容云如波涛般涌动,"云屯"则是指云聚集如同军队一般,"绕郭寒"则透露出一丝凉意,给人以边塞之地的寂寥感。

"闻有弁山何处是"这句诗转折自然,诗人的视线从眼前的景象转向远方。"弁山"在这里被提及,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名称,更是诗人心中的一处向往之地。通过这个问题,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所居之地的好奇和关切。

最后一句"为君四面意求看"则充满了深情厚谊。在这里,诗人的目光不再局限于眼前,而是四处寻觅,希望能够找到那位友人所在的弁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探索,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寻找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夜雨洗净的大自然景象,以及对远方朋友居住之地的追问和深情的寻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寿夏司马·其二

司马云台望,大夫雪苑才。

清风闻八郡,紫气近三台。

阁静鱼频挂,庭閒鹤正回。

此时瞻法象,应可拟蓬莱。

(0)

赠金子鲁开府·其一

大楚劳分镇,全闽重策勋。

虎符娴妙略,龙剑静妖氛。

白羽摇山月,朱旗拂海云。

辕门无别事,传檄草雄文。

(0)

三洲十景·其六三江雪浪

海门烟雾深,忽见秋涛起。

欲折扶桑枝,乘潮去万里。

(0)

菩萨蛮.桐月

一钩新月凉如许。娟娟飞上梧桐树。客思怕惊秋。

箫声何处楼。筛风浑不定。络纬鸣金井。

和露凭阑干。夜深么凤寒。

(0)

苏幕遮

竹烟斜,兰影瘦。露湿无声,花底西风透。

捲了珠帘还似旧。曲槛重凭,肠断清秋后。

往时欢,何日又。雁字飘零,云冷金飙骤。

犹记昨宵听玉漏。今夜挑灯,独自双眉皱。

(0)

减字木兰花.杨花

柳绵如许。搅碎春魂漂泊去。风约萍开。

一半相逢在水隈。漫天飞舞。帘外斜阳黏忽住。

咏絮无才。孤负东风为送来。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