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守 蒲 次 新 安 西 先 寄 府 教 授 之 道 弟 宋 /晁 补 之 文 章 之 子 日 翘 翘 ,恐 不 能 如 岂 有 超 。助 我 彤 襜 问 民 俗 ,烦 君 泮 水 采 风 谣 。预 知 薄 宦 妨 同 处 ,且 可 清 樽 约 屡 招 。十 月 驱 车 汉 函 谷 ,冷 云 高 处 望 中 条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宦(bó huàn)的意思:指官职低微,地位卑贱。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采风(cǎi fēng)的意思:指出外调查、观察,汲取新鲜的人、事、物的经验或灵感。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函谷(hán gǔ)的意思:函谷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山谷,比喻隐居的地方或难以进退的境地。
民俗(mín sú)的意思:指民间传统的习俗和风尚。
泮水(pàn shuǐ)的意思:指大量的水流淌或涌动。
翘翘(qiào qiào)的意思:形容高高挺立或翘首企盼的样子。
且可(qiě kě)的意思:表示事物暂时可以接受,但还需进一步考虑。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彤襜(tóng chān)的意思:形容红色鲜艳的衣裳。
同处(tóng chǔ)的意思:同一时期、同一地方或同一社会环境中生活或工作。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预知(yù zhī)的意思:预先知道或预测未来的事情。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中条(zhōng tiáo)的意思:中条是指割去两头,只留中间一段。比喻事物或人的优秀部分。
樽约(zūn yuē)的意思:指约定好的事情,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实现或推迟。
- 翻译
- 文章出众的年轻人名叫翘翘,恐怕难以达到超越的境地。
请你帮我调查当地风俗,采集民间歌谣作为资料。
预先知道微小官职会妨碍我们长久相伴,暂且可以常设酒宴邀请你来。
十月时分驾车驶过汉函谷,我们在高处的冷云中眺望中条山。
- 注释
- 文章:指有才华的文章家。
子:年轻人。
日:名叫。
翘翘:形容人的出众或突出。
恐:担心。
不能:难以。
如:达到。
岂有:哪里有。
超:超越。
助:帮助。
彤襜:红色的车帷,代指使者或官员。
问:调查。
民俗:民间风俗习惯。
烦:劳烦。
君:您。
泮水:古代学校附近的水,这里指学问渊博的人。
采:采集。
风谣:民间歌谣。
预知:预先知道。
薄宦:微小的官职。
妨:妨碍。
同处:长久相伴。
且:暂且。
清樽:清酒。
约:约定。
屡招:多次邀请。
十月:秋季的十月份。
驱车:驾车。
汉函谷:古代关隘,位于今河南灵宝市。
冷云:高处的寒云。
中条:山脉名,在山西南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守蒲次新安西先寄府教授之道弟》。诗中,诗人以“文章之子”自比,表达了对道弟才华的赞美和对其能否超越自己的期待。他希望道弟能深入民间,了解风俗民情,通过“彤襜”(红色官服)象征其职责,采集风土人情的“风谣”。诗人意识到自己可能因官职微小而难以常伴道弟左右,但他仍邀请对方在闲暇时共饮,保持联系。最后,诗人想象着在十月驾车经过汉函谷时,从高处的冷云中遥望中条山,寓含了对道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与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地方文化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双鬓星星
双鬓星星,更能消、几番离别。
人北去,直教孤负,清明时节。
何处池塘春草梦,谁家院落梨花月。
但子规、枝上劝人归,空啼血。
思往事,云千叠。
休倚仗,心如铁。
叹风埃褴缕,浩歌长铗。
和气已从天上日,暮寒洗尽山阴雪。
待我心、飞步到三台,须调燮。
望海潮 寄保下胡仲明
流年如电,归心似水,求田问舍悠悠。
蚁穴蜂衙,燕巢鸠计,元龙久厌拘囚。
回首羡沙鸥。
待清风北渚,明月南楼。
奈世事多艰,此身天地一虚舟。
青衫白发堪羞。
岂儒冠误我,命压人头。
太学三年,京华十口,算来依旧淹留。
别后几经秋。
想音容渐老,文采风流。
安得浮香亭上,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