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随山共走,雾与水相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晓 起 甘 蔗 洲 宋 /巩 丰 晓 起 东 风 恶 ,晴 岚 忽 变 昏 。船 随 山 共 走 ,雾 与 水 相 吞 。钲 鼓 遥 知 寨 ,桑 麻 略 辨 村 。雨 来 无 准 则 ,容 易 湿 柴 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晴岚(qíng lán)的意思:指天空放晴后云层中的彩霞。
容易(róng yì)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像翻手掌一样简单。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湿柴(shī chái)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没有能力、没有作用或者没有价值,无法起到有力的支持或帮助。
无准(wú zhǔn)的意思:没有准确的标准或规定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钲鼓(zhēng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鼓声非常响亮、激昂。
准则(zhǔn zé)的意思:准则指的是一种衡量行为或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或规范。
- 翻译
- 清晨起来东风狂烈,晴朗的山岚突然变得昏暗。
小船仿佛随着山峦奔跑,雾气与江水相互交融。
远处的钲鼓声预示着村庄,隐约可见的桑麻是村落的标志。
雨来得毫无规律,轻易就打湿了简陋的柴门。
- 注释
- 晓:清晨。
东风:东风,指春季的风。
恶:猛烈。
晴岚:晴朗的山岚。
忽:忽然。
昏:昏暗。
船:小船。
山共走:船仿佛随着山峦移动。
雾:雾气。
水:江水。
吞:融合。
钲鼓:古代军中的铜锣和战鼓。
遥知:远远地听到。
寨:村庄或军事哨所。
桑麻:桑树和麻,代指农田。
雨来:雨来临。
无准则:没有规律。
易:轻易。
湿:打湿。
柴门:简陋的木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东风转恶,天气突变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情感体验。
"晓起东风恶,晴岚忽变昏"两句,勾勒出一个从清晨到天色骤暗变化的气氛,展示了大自然的多变。这里的“晓起”表明时间是在早晨,而“东风恶”则透露出一种不祥之兆。紧接着,“晴岚忽变昏”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阴郁感,天空的突变似乎预示着某种灾难或是不吉。
"船随山共走,雾与水相吞"中,诗人通过对船只随山形走势和雾气与水面相互缠绕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迷离、不清晰的空间感。这里的“船”可能象征着生命或是某种旅程,而它的行进受制于自然环境,显得无助而迷茫。
"钲鼓遥知寨,桑麻略辨村"两句则转向了对远方军事活动和农事的描写。诗人通过“钲鼓”这种军中通讯工具的声音,以及对桑麻生长状况的一瞥,勾画出一幅边塞或是乡间的生活图景。这里的“寨”可能指的是军营,而“桑麻”则是农事的象征。
"雨来无准则,容易湿柴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于突如其来的雨水带来的困扰。在这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也无法幸免于这些变幻之中。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天气不可预测性的无奈,更可能是在隐喻着某种更深层次的人生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对于未知和变化的忧虑与不安。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复杂,展现了诗人在动荡环境下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