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人之罪,以罪加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半途(bàn tú)的意思:指事情进行到一半时突然中断或停止。
道理(dào li)的意思:指事物的原理、道理或规律,也指正确的观念、见解。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锋铓(fēng máng)的意思:形容锋芒毕露,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何道(hé dào)的意思:以何种方法或途径
同时(tóng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件、行动或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发生或存在。
朕兆(zhèn zhào)的意思:征兆,预兆
不露锋铓(bù lù fēng ji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表不显露出锋芒和威严。
啐啄同时(cuì zhuó tóng shí)的意思:指两个相反的事物或行为同时发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闲所作的《偈二首》之一,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邃的禅理,展现了佛法的微妙与智慧。
"全机敌胜,犹在半途",开篇即以“全机”比喻整个宇宙或生命的全貌,而“敌胜”则暗示了对立与竞争的状态,但这句话强调的是即使在对立与竞争中,真正的胜利仍需在“半途”寻找,意味着真正的智慧和解脱往往在过程而非结果中体现。
"啐啄同时,白云万里",这里“啐啄”比喻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同时”则强调了这种变化的瞬间性,仿佛在万物生长的同时,天空中飘过无尽的白云,象征着生命与宇宙的无限可能性和变化。
"才生朕兆,已落二三","朕兆"指的是事物的征兆或迹象,这句话意指事物刚刚显现征兆时,就已经包含了复杂多变的因素,暗示了事物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
"不露锋铓,成何道理","锋铓"在这里比喻锐利、直接的表达或行动,这句话强调了在表达或行动时不应过于直接或尖锐,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或理解,体现了佛法中柔和、圆融的处世之道。
"诬人之罪,以罪加之",最后两句直指人性中的偏见与误解,提醒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应避免主观臆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冤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禅理,探讨了生命、宇宙、自我认知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诸多哲理,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谦逊、宽容和智慧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琉璃厂肆见小方玉印一刻巩固私印四字桥纽葫芦样玉印一刻帝甥二字虎纽明巩都尉物也辄为咏之
乌驳马入承天门,煤山山亭忍复云。
巩府焚先刘府焚,乃独未毁玉篆文。
帝姬去年悲已薨,家无藏甲犹守城。
汇旁黄绳子女系,毋污贼手此帝甥。
两字岂知早刻印,甥兮甥兮国俱殉。
藩封恨不二王曾,巷战嗟难二卿仅。
巩固实惟巩永固,省文缪篆美无度。
人之不亡帝左右,玉之不变神呵护。
一双中有暗泪流,华池丰屋春暂留。
主印乐安应并匣,几时南去在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