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金门.落花》
《谒金门.落花》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风渐陡。排比饯花春酒憔悴一枝红欲皱。

花花恋否。寂寞乍长清昼。无计与他拖逗

犹胜销魂人去后。折来还在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酒(chūn jiǔ)的意思:春天的酒宴,指喜庆、欢乐的聚会。

花花(huā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花哨、繁复、丰富多彩。

魂人(hún rén)的意思:指心灵深处蕴含着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的人。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饯花(jiàn huā)的意思:送别时为了表达深情而用花饰物装饰。

来还(lái huán)的意思:表示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进行补救或弥补。

排比(pái bǐ)的意思:指使用连续的同样结构、同样的词语或短语进行修辞的一种修辞方法。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拖逗(tuō dòu)的意思:开玩笑或逗弄别人,引起对方的兴趣或笑声。

销魂(xiāo hún)的意思:形容美丽动人、令人陶醉的景色或声音。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谒金门·落花》描绘了一幅春日凋零的场景。"风渐陡"写出了春风的突然加剧,暗示了花期将尽。"排比饯花春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仿佛在为即将凋谢的花朵举行告别宴会,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

"憔悴一枝红欲皱"细致刻画了花朵在风雨中凋零的形态,"红欲皱"形象地展现了花瓣的枯萎和皱褶。接下来的"问花花恋否"以人的情感投射于花,表达了词人对花儿是否还留恋春天的深深关切。

"寂寞乍长清昼"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和落花后的孤独,"乍长"二字突显了白天漫长而无趣。"无计与他拖逗"表达了词人无法挽留花朵凋零的无奈,"拖逗"一词富有动态感,写出词人试图延长花期的努力。

最后两句"犹胜销魂人去后,折来还在手"则转而抒发词人对落花的珍惜,即使花已凋零,至少还能将其留在手中,聊以慰藉心中的失落。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对春花易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冬日杂诗以仰视皇天白日速为韵·其七

猗嗟我从祖,高行世所独。

有时闻微言,终身在初服。

孤露薄有知,所赖见尊宿。

今年吾道苦,此老梦已觉。

别时知难再,挥手反见速。

衰颜一何瘦,忍泪窃注目。

不殊辞所生,摧割痛在腹。

未曾闻怛化,每忆已自哭。

理当弃妻子,卒侍启手足。

何言迫生计,恨愧满衷曲。

因思议私谥,介节诔不辱。

虽然异出处,知己配文肃。

哲人萎二老,愿见那可复。

吾其放于夷,猖狂混清浊。

(0)

游栖霞泊舟下关寻三宿岩题字不得

寒鸦衰柳点霜天,好放城根下水船。

岁暮暂寻招隐客,年来深欠入山缘。

江光月尽空含影,人语宵分渐坠烟。

惆怅精蓝三宿字,吟魂梦倚洞龙眠。

(0)

官学杂诗·其二

今年本苦旱,一雨遽浩浩。

桑乾既北决,滹沱亦南倒。

畿民半漂没,千里势如扫。

皇仁虽亟赈,岂免穷无告。

致灾大臣咎,幸已宽谴诮。

夫何反行乐,张晏恣燕犒。

吾皇富春秋,左右赖辅导。

谁司致君责,老智讵称髦。

位卑固有罪,悲叹心孔悼。

(0)

独游灵峰寺

野寺泉无源,名山僧必俗。

不寻山外山,转受烟霞梏。

灵峰十里遥,秋色满平麓。

微闻钟磬音,寺门隐乔木。

想望诸天高,步步入幽曲。

僧遇无言时,松经劫后绿。

苍然古图画,对此心神肃。

独游取空象,人境两无触。

偶然意所是,云山徒碌碌。

曳杖出青冥,止观吾亦足。

(0)

悲愤

痛哭瞻依日,艰难百事磨。

抚棺儿已大,垂死累偏多。

独夜愁风雨,空村掩薜萝。

生平悲菽水,未忍说鸣珂。

(0)

秋气

物老而伤群籁发,我生之后百忧逢。

悲哉倦客承秋气,倏尔澄江失旧容。

丹灶不期倾宿汞,碧山何处听霜钟。

深藏那见东柯谷,只索寒城望夕烽。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