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浮山绣毬颂》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月里无根草,山前枯木花",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月中的草看似生机勃勃,却无根可依;山前的枯木却能开出花朵,这种反常的现象,寓意着世间万物看似荒凉或衰败,但生命力依然顽强,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常规的自然之美。
"雁回沙塞后,砧杵落谁家",诗人通过雁的迁徙和砧杵的声音,引出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雁回沙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而砧杵声,则是古代妇女在秋日捣衣准备冬衣的场景,这里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生活变迁的感慨。这两句诗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元日同王丰甫叶梦授会饮
当年玉辇侍端门,岂意风尘四海奔。
正恐溪山太寥落,也将灯火照黄昏。
月华清切人千里,曲调凄凉酒一樽。
多谢故人相煖热,感时抚事祗销魂。
九日与宗之对酌怀梁溪诸季时菊花犹未结蕊于药果中得茱萸泛酒有馈山果海鲜者多素所不识赋诗见意二首·其一
此身飘泊旅天涯,九日悽然客念家。
且把红醪尝紫蟹,何须白发对黄花。
药囊赖有茱萸实,茶铫频烦薄荷芽。
山果海鲜多不识,却须传与北人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