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圆榄山有双树连枝者下有古墓存焉与诸子异而赋之·其一》
《圆榄山有双树连枝者下有古墓存焉与诸子异而赋之·其一》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双根古木接枝垂,下有荒坟事可疑

应是芳魂曾未死,故将幽恨连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芳魂(fāng hún)的意思:指已故的人的灵魂在世间依然存在,并且对活着的人有所影响。

故将(gù jiāng)的意思:指曾经有过战功、军事才能的将领。

可疑(kě yí)的意思:怀疑的、不确定的

连枝(lián zhī)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幽恨(yōu hèn)的意思:深深地埋藏在心中的仇恨或愤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哀愁的画面。诗人通过“双根古木接枝垂”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古老而悠远的氛围。古木相连,仿佛是自然界的灵性纽带,连接着天地间的某种情感。然而,画面的下半部分却引入了“下有荒坟事可疑”的转折,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未知与谜团。

“应是芳魂曾未死”,这一句充满了对生命不灭的哲学思考,暗示着那座荒坟中可能埋藏着未尽的故事或灵魂。诗人似乎在说,即便肉体已逝,但精神或情感依然存在,以某种方式延续着生命的意义。这种对死后世界的想象,既是对传统生死观的挑战,也是对永恒主题的探索。

最后,“故将幽恨表连枝”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连枝的古木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更是情感的象征。这里的“幽恨”不仅指坟墓中的哀思,也可能是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通过连枝的形态,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融合,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死亡、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和对人类情感的细腻捕捉。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将之南海赋别

旧院安禅处,经年锡一临。

欲辞溪涧水,去听海潮音。

白发怜师老,青山怅别深。

空门本无我,那有去来心。

(0)

摸鱼子

记瑶台、绣襦甲帐,阿侬十载曾住。

檀槽一曲当筵醉,别遇散花天女。情淡泞。

偏絮絮星星、向我深深诉。莲心太苦。

怕如水年华,傲人心性,无地可安附。

聪明错,解虑落花风雨。酒阑别样酸楚。

广平那是心如铁,也拟梅花一赋。还自语。

看禅榻茶烟,未称迎桃渡。离愁万缕。

正清晓江潭,淡云笼月,黯黯碧空去。

(0)

庸庵用游半淞园韵见怀次答·其二

落魂风月坐,耆旧夜围瓯。

灯火摇深念,帘栊锁断愁。

叠吟坚壁垒,老味殉林邱。

湖海同听雁,声声博掉头。

(0)

寿吴宽仲同年六十有九

八荒蹄迹接纷纷,转徙馀生我与君。

似水流年融过二,摩天钜刃甫超群。

收身虎穴黄冠返,照影鸥波翠袖分。

了却公家付儿辈,支颐看度北山云。

(0)

乙丑除夕次韵答倦知同年

残客光阴托烬馀,接床湖树鸟巢如。

三年留命偿磨折,一室何心问扫除。

催老杯浇终古恨,移情灯显数行书。

杭人认入承平世,爆竹声沉万井庐。

(0)

冬日杂咏,集杜

岁云暮矣增离忧,高视乾坤又可愁。

弟妹萧条各何在,竟非吾土倦登楼。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