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根古木接枝垂,下有荒坟事可疑。
《圆榄山有双树连枝者下有古墓存焉与诸子异而赋之·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哀愁的画面。诗人通过“双根古木接枝垂”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古老而悠远的氛围。古木相连,仿佛是自然界的灵性纽带,连接着天地间的某种情感。然而,画面的下半部分却引入了“下有荒坟事可疑”的转折,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未知与谜团。
“应是芳魂曾未死”,这一句充满了对生命不灭的哲学思考,暗示着那座荒坟中可能埋藏着未尽的故事或灵魂。诗人似乎在说,即便肉体已逝,但精神或情感依然存在,以某种方式延续着生命的意义。这种对死后世界的想象,既是对传统生死观的挑战,也是对永恒主题的探索。
最后,“故将幽恨表连枝”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连枝的古木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更是情感的象征。这里的“幽恨”不仅指坟墓中的哀思,也可能是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通过连枝的形态,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融合,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死亡、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和对人类情感的细腻捕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子
记瑶台、绣襦甲帐,阿侬十载曾住。
檀槽一曲当筵醉,别遇散花天女。情淡泞。
偏絮絮星星、向我深深诉。莲心太苦。
怕如水年华,傲人心性,无地可安附。
聪明错,解虑落花风雨。酒阑别样酸楚。
广平那是心如铁,也拟梅花一赋。还自语。
看禅榻茶烟,未称迎桃渡。离愁万缕。
正清晓江潭,淡云笼月,黯黯碧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