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消夏八咏·其六移竹》
《消夏八咏·其六移竹》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趁伏教移绿竹栽,疏轩延得好清陪。

雨中最易和根长,月里常看带影来。

疏密叶多防露态,高低枝尽啸风材。

梓州腊月称堪种,南北暄凉有是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腊月(là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它是中国农历中的最后一个月份,也是传统农耕社会的冬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岁末年终的气氛和情绪。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疏密(shū mì)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间隔或距离。

啸风(xiào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力强劲猛烈。

暄凉(xuān liáng)的意思:形容天气温暖宜人。

鉴赏

此诗《消夏八咏(其六)移竹》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移栽绿竹于夏日之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赞美。

首句“趁伏教移绿竹栽”,以“趁伏”点明时节,即在夏季最热之时,选择移栽绿竹,既体现了对竹子生长习性的了解,也暗示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珍视。次句“疏轩延得好清陪”,通过“疏轩”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开阔、清幽的空间感,竹子在此环境中显得尤为清雅,增添了环境的静谧之美。

“雨中最易和根长,月里常看带影来。”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竹子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生长状态。雨中,竹子与泥土紧密结合,易于生长;月夜,竹影婆娑,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诗人通过对竹子在雨中与月下不同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竹子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疏密叶多防露态,高低枝尽啸风材。”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竹子的形态美与功能美。疏密相间的竹叶不仅能够防止露水的侵袭,还展现出竹子独特的姿态;而高低错落的竹枝,在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吟唱着自然的乐章。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竹子生命力与自然韵律的深刻感悟。

最后,“梓州腊月称堪种,南北暄凉有是哉。”梓州,古代地名,此处泛指适宜种植竹子的地方。这两句总结了竹子的种植条件,不论是在温暖湿润的南方还是寒冷干燥的北方,只要有合适的气候与土壤,竹子都能茁壮成长。这不仅是对竹子适应性强的赞美,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整首诗通过对移栽绿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竹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赠虞永锡赴金庭塾馆·其一

西溪先生头半白,十年常作金庭客。

(0)

读考槃集赠赵凡夫三首·其三

婕妤怨秋风,文姬悲塞土。

藻雅虽纵横,所嗟为情苦。

夫人抗遐标,亭亭厉千古。

俗响难为工,清徽亮堪抚。

名理既己超,夙秉先民矩。

况复悟逃禅,沈几恣探取。

柔翰非所耽,馀勇庶可贾。

托迹在考槃,硕人自俣俣。

羡昔赋五噫,德曜终逊武。

孰是捐尘踪,高冥振绮羽。

迫促区宇中,寥寥莫与伍。

(0)

赠旧旴守吴淞张伯常并怀冯元成观察

昔饮神姥井,常眠箫曲峰。

鸡犬天中鸣,村墟云外舂。

良哉二千石,烟膏盈四封。

一苇临川城,溯洄安可从。

春风吹豫章,燕眺承清容。

授以华亭篇,披豁生微悰。

素若月窥筱,苍若露滴松。

江静散霞绮,岩虚出云重。

寂寥僧磬间,时一闻歌钟。

冯公括苍时,挥洒一何浓。

淡迹到黔粤,开心见吴淞。

长吟沧海间,云中成二龙。

(0)

得于鳞书

伊予河梁别,杨柳方依依。

分手几何时,蟋蟀鸣庭帏。

商飙率已厉,白露沾人衣。

感时怀同袍,中心怆以摧。

不惜故人远,但伤知音稀。

长叹谢流俗,高卧掩重闱。

忽逢云中翼,开缄见音徽。

殷勤骨肉言,夙昔岁寒期。

临风再三读,慰我长渴饥。

喜极复垂涕,愿随黄鹤飞。

(0)

昌平道中

尘俗每相拘,日夕不遑息。

暂辍簿书劳,山间事行役。

驱车出北郊,晴烟委园陌。

松梢露渐晞,草际霜已白。

初与市尘违,忽见山如积。

明月含半峰,流水时滴沥。

良似故山中,眷言素所适。

游子未能归,怀哉安所获。

(0)

杂诗二首·其二

复蜟生枯株,脱壳为玄蝉。

本与槁壤俱,一朝凭化迁。

吐纳月露中,栉沐风雨前。

微形窃伏匿,何意声日宣。

螳螂枉见扑,禀质非甘鲜。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