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狩密云早发次韵幼孜》
《从狩密云早发次韵幼孜》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鸡鸣沧海朝暾,起换征裘倒别尊。

上马好音鼓吹逼人清气满乾坤

旌旗云拥中军幄,剑戟霜明列校屯。

载笔从容田猎暮年有幸承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逼人(bī rén)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势、压力、威势等强大而令人感到压迫的状态。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朝暾(cháo tūn)的意思:太阳刚升起的时候。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共承(gòng chéng)的意思:共同承担责任或义务。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好音(hào yīn)的意思:好音指的是美好的声音或悦耳的音乐。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列校(liè xiào)的意思:列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列”是指排列、整齐,而“校”则是指校正、审查。列校的基本含义是指整理、核对、审核事物的情况。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上马(shàng mǎ)的意思:准备骑马出行或进行某项活动

霜明(shuāng míng)的意思:指天气寒冷、冬季的早晨,霜已经消失,天空开始明亮。

田猎(tián liè)的意思:指在田野、林地等地方进行狩猎活动。

有幸(yǒu xìng)的意思:表示幸运或荣幸。

载笔(zǎi bǐ)的意思:用笔写字或画画。

征裘(zhēng qiú)的意思:征裘是指古代帝王征召百官出征时,赐予他们的貂裘,象征着权力和荣耀。

中军(zhōng jūn)的意思:中军是指军队中的核心力量,也可以指挥军队的主要将领。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晨出猎的壮观景象与君臣同乐的和谐氛围。首句“鸡鸣沧海浴朝暾”,以鸡鸣象征黎明的到来,海面初升的太阳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希望。接着,“起换征裘倒别尊”描述了猎手们在晨光中换上战袍,举杯相庆的场景,洋溢着豪迈与喜悦。

“上马好音喧鼓吹,逼人清气满乾坤”两句,通过马蹄声和鼓乐的喧闹,以及弥漫四周的清新空气,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清新的狩猎氛围。接下来,“旌旗云拥中军幄,剑戟霜明列校屯”描绘了猎场上的壮观阵势,旗帜如云,剑戟闪烁,显示出军队的严整与威武。

最后,“载笔从容侍田猎,暮年有幸共承恩”表达了诗人作为随行文官,陪同皇帝狩猎时的从容不迫与内心的荣幸之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狩猎活动的宏大场面,也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与诗人对盛世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畬经堂坐夜念嶰谷

黄叶且落尽,主人尚未还。

昨传西归信,已道发寒山。

连宵好月色,泠泠屋梁间。

(0)

剺面娇山茶

何处装成剺面娇,蜑风蛮雨助妖娆。

大唐公主能随俗,添得春愁不可消。

(0)

微雪·其一

肤寸英英傍晚浓,天花几点下峣峰。

山灵都解标神异,况是巍巍数岱宗。

(0)

过泰山恭依皇祖诗韵·其二

仄路盘旋出谷口,岱宗俯视众峰头。

试思前度游如在,了识百年梦亦浮。

稍喜省方近吴会,岂辞问路自齐州。

若云此地山川景,只合驱车不合留。

(0)

谒濂溪先生祠墓·其一

匡庐开晓霁,怀古见芳襟。

溪水清堪溯,林风静自吟。

山如莲乍发,庭与草俱深。

此日生刍奠,还同执贽心。

(0)

四日至洞见梅

春日初临已艳阳,石门自启入青苍。

莫言洞里无供给,已咽梅花到骨香。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