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一》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一》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旧府荒城内,颓垣只四门

先朝驻跸当日是雄籓。

綵帛连楼满,笙歌接巷繁。

一逢三月火,惟吊国殇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吊国(diào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或政权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威胁或控制。

国殇(guó shāng)的意思:指国家因战争而死去的人民。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四门(sì mén)的意思:四个门,指四个方向或四个方面。

先朝(xiān cháo)的意思:指在历史上先于当前朝代的时期或朝代。

驻跸(zhù bì)的意思:指国家元首或高级官员到外地视察、巡视或办公,驻扎临时行宫或办公地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同城的历史变迁与繁华过往。开篇“旧府荒城内,颓垣只四门”,以苍凉之景起笔,暗示了城市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衰败,四门仅存,荒草蔓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接着,“先朝曾驻跸,当日是雄籓”两句,通过追忆往昔,展现了大同作为重要藩镇的历史地位,先朝帝王曾在此停留,彰显其昔日的显赫与战略价值。

“綵帛连楼满,笙歌接巷繁”描绘了大同城往日的繁华景象,彩绸布满了高楼大厦,音乐与歌声在街巷间交织,一片热闹非凡的场景,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充满活力与艺术气息的城市风貌。

然而,“一逢三月火,惟吊国殇魂”两句则揭示了历史的残酷与变迁,一场大火将这一切繁华瞬间化为乌有,只剩下对亡灵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今昔,展现了大同城从繁华到衰败的历史变迁,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的追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七夕同黎君选徐六出吴孟浚罗子开陈迪先家从兄弟儿侄饮于濯魄台·其六

万里明河只眼前,泛槎何用讯张骞。

后来尚诧支机石,好事书生喜浪传。

(0)

七夕同黎君选徐六出吴孟浚罗子开陈迪先家从兄弟儿侄饮于濯魄台·其一

从来七夕雨偏多,此夕澄澄月渡河。

信有佳人来海国,云开十道放笙歌。

(0)

佛指柑为劳仁伯赋

膜拜当年未有图,莲花座下顶跏趺。

知君五体俱投地,好倩香柑佛指扶。

(0)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词惋恻寄托幽远未可卒读灯下再咏辄赋如其数匪能和之聊识其意耳·其二

君自灵均遇不均,当年正则与谁邻。

可知只手网常事,枯木多风愁杀人。

(0)

戊寅中秋五首·其四

漏下遥闻空有声,满天鼙鼓事长征。

千屯画角吹归思,愿借银河赋洗兵。

(0)

赠钱公子仲驭南还应试

太乙燃藜引巨毫,夔龙接武更争高。

文澜天上尝千尺,试纵吴江八月涛。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