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府荒城内,颓垣只四门。
綵帛连楼满,笙歌接巷繁。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吊国(diào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或政权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威胁或控制。
国殇(guó shāng)的意思:指国家因战争而死去的人民。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四门(sì mén)的意思:四个门,指四个方向或四个方面。
先朝(xiān cháo)的意思:指在历史上先于当前朝代的时期或朝代。
驻跸(zhù bì)的意思:指国家元首或高级官员到外地视察、巡视或办公,驻扎临时行宫或办公地点。
这首诗描绘了大同城的历史变迁与繁华过往。开篇“旧府荒城内,颓垣只四门”,以苍凉之景起笔,暗示了城市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衰败,四门仅存,荒草蔓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接着,“先朝曾驻跸,当日是雄籓”两句,通过追忆往昔,展现了大同作为重要藩镇的历史地位,先朝帝王曾在此停留,彰显其昔日的显赫与战略价值。
“綵帛连楼满,笙歌接巷繁”描绘了大同城往日的繁华景象,彩绸布满了高楼大厦,音乐与歌声在街巷间交织,一片热闹非凡的场景,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充满活力与艺术气息的城市风貌。
然而,“一逢三月火,惟吊国殇魂”两句则揭示了历史的残酷与变迁,一场大火将这一切繁华瞬间化为乌有,只剩下对亡灵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今昔,展现了大同城从繁华到衰败的历史变迁,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的追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君自灵均遇不均,当年正则与谁邻。
可知只手网常事,枯木多风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