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摹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真迹因题左方》(其五)。乾隆皇帝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对书法艺术有着深厚的理解与热爱。此诗是对摹写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这一书法珍品的感慨与评价。
诗中“赚得兰亭萧翼能”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暗指通过巧妙的手法或手段,使得珍贵的书法作品得以流传。这里的“赚得”并非贬义,而是形容通过智慧与努力,使原本难以获得的艺术瑰宝得以保存与传承。“无过玉匣伴昭陵”,则是表达了这件作品最终被妥善地保存在皇家陵墓中,与历代帝王为伴,象征着其价值与地位的崇高。
“剩留快雪公天下”,则进一步强调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如同一场“快雪”,不仅滋润了当时的文人墨客,也成为了后世书法爱好者共同推崇的对象,影响深远。“一脉而今见古朋”,则表达了这种艺术传承的连续性与永恒性,意味着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的书法大家还是当代的书法家,都能从中汲取灵感,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交流与对话。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是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乾隆皇帝个人艺术品味与鉴赏能力的展现,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传承意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翠阴洞和朱履常韵
松桂擢危岑,烟云昼亦阴。
洞门虽不锁,谁测洞中深。
观音画赞
稽首补陀闻思修,千手千眼普供应。
世人两手及两眼,眼见手捉各随心。
多一手眼无用处,即与骈拇枝指等。
菩萨照用一时行,应以千心为主宰。
相彼方寸湛然地,不容二念那复千。
我谓菩萨如水月,一水一月同照曜。
方员大小虽不同,举手见月等无二。
我今续此妙色相,以为正念皈依处。
于一身心起多想,而作千手千眼见。
普愿大员镜智中,知我此念无间断。
所求皆应如谷声,请无不从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