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濂洞》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水濂洞的神秘与清幽。诗人朱熹以细腻的笔触,将水濂洞的自然景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句“水濂幽谷我来游”,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游览的地点和自己的行踪,透露出一种探索未知的兴致。接着,“拂面飞泉最醒眸”一句,通过“拂面”的细节描写,形象地展现了泉水轻柔地掠过脸庞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泉水的清澈与灵动,让人心神为之一振。
“一片水帘遮洞口”则进一步渲染了水濂洞的神秘氛围,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将洞内世界与外界隔绝开来,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最后一句“何人捲得上帘钩”以问句的形式收尾,既是对水帘如何被卷起的疑问,也是对洞内世界的无限遐想,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濂洞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此绝笔之词也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宴瑶池.神仙词
紫鸾飞舞,又东华宴罢,归步凝碧。
缥缈天风吹送处,泠泠佩声清逸。
青童两两,争笑捻、琪花半折。
羽衣寒露香披,翠幢珠辂去云疾。
西真还又传帝敕。霞城检校,问学仙消息。
玉府高寒,有不老丹容,自然琼液。
人间尘梦,应误认、烟痕雾迹。
洞云依约开时,丹华飞素白。
隐山寺梁昭明题额
山深不知暑,五月冷如冰。
寂寞前朝寺,风流帝子能。
田荒空野水,树老半枯藤。
不尽怀人兴,钟楼日暮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