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其一》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堰,俗缘深重道心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墨山(mò shān)的意思:指文采高超,墨水深沉的才子,也形容文章或书法墨迹深厚。

俗缘(sú yuán)的意思:指世俗的缘分,指人世间的一段缘分或关系。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心粗(xīn cū)的意思:指人心思粗糙,不细腻,不细心。

翻译
我的兄长曾教导我穿越东吴之地
他遗留的墨迹在山间各处可见
注释
教我:教导我。
东吴: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可能象征着旅途或经历。
遗墨:遗留的书法作品或文字。
山间:指代山野之处。
无处无:到处都有。
忽报:忽然报告。
冬潮:冬季的潮汐。
催出堰:催促打开堤坝(可能是指泄洪或灌溉)。
俗缘:世俗的缘分或牵扯。
深重:深厚而难以摆脱。
道心:佛教用语,指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或对佛法的追求。
粗:粗糙,这里可能表示道心不纯或者被世俗事务干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以兄长教导自己游历东吴的经历为引子,表达了对山间留存的兄长遗墨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冬潮催出堰"的自然景象,寓意人生的世俗牵绊("俗缘深重")与内心的追求("道心粗")之间的冲突。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较强,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题昌国普陀寺二首·其二

昆明劫火忽重然,宇内名山悉变迁。

古刹独存龙伯国,丰碑犹记兔儿年。

三更日浴咸池水,八月潮吞渤海天。

云汉灵槎如可御,便应长往问群仙。

(0)

春日海村三首·其三

每恨韶华晚,仍嗟老病催。

闭门花落尽,隐几鸟飞回。

引睡书千卷,消愁酒一杯。

平生志士气,此日已成灰。

(0)

赠饶白雪教谕摄怀安尹

几年避地客天涯,岊水东边曾卜家。

乐与诸生谈俎豆,闲从父老问桑麻。

兵前坤轴延秦火,乱后天河断汉槎。

仅有蓝田文学掾,摄官不忍剥疮痂。

(0)

闻定相死寇

三朝勋旧半彫零,京口雄藩孰老成?

可是叔孙祈欲死,喜闻先轸面如生。

东园草暗铜驼陌,北固潮平铁瓮城。

珍重子仪谁可继,三军气色倍精明。

(0)

嬉春体四绝·其一

燕子冲帘过,胡蜂采蜜归。

折花香露湿,不惜绣罗衣。

(0)

览古四十二首·其三十八

姚家有裨将,腰佩双青萍。

青萍夜脱匣,忽杀程务盈。

为书报杀状,伏剑随自刑。

吁嗟古义士,岂复数荆卿。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