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明老游雁荡五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师:指代某位老师。
龙湫:地名,可能指一处山水景观。
矩罗:可能是神祇或圣人的名字。
别久:长时间的分别。
渴心多:内心渴望强烈。
当年:过去的时间。
见处:相遇的地方。
祥光:吉祥的光芒,象征神圣或美好的氛围。
记得:回忆,记住。
- 翻译
- 老师来到龙湫山拜谒矩罗神像,他说分别已久,心中渴望再次相见。
当年我们相遇的地方充满了吉祥之光,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情景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吴芾的作品,属于送别类题材。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亲朋好友久别后的思念之情。
“师到龙湫谒矩罗”一句中,“师到”通常指的是老师或尊长来临,而“龙湫谒矩罗”则是古代送别时的一种仪式,意象着一种庄重而又不舍的氛围。
接着,“为言别久渴心多”,诗人表达了因为别离时间过长,内心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这里的“渴”字形象地描绘出了那种迫切的心情。
在第三句“当年见处祥光满”中,“当年”指的是过去的美好时光,而“见处”则是指那些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地方。“祥光满”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美好回忆,觉得那时候无论走到哪里都充满了幸福和吉祥的气息。
最后一句,“试问今还记得么”,诗人在这里直接向对方发出了一个问题,询问那些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刻是否还被对方所记得。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的追忆,也是一种深情的提醒和期望,希望对方能够像自己一样,珍惜那些难忘的瞬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共同经历美好时光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