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义乌龚叔安给事归省·其二》
《送义乌龚叔安给事归省·其二》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湖烟雨正宜秋,之子还家喜得游。

忠孝堂前明月相随重到凤池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池头(chí tóu)的意思:池塘的边缘,比喻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凤池(fèng chí)的意思:指人才辈出,杰出人物聚集之处。

湖烟(hú yān)的意思:湖泊上升的水汽,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喜得(xǐ de)的意思:获得喜悦、欢喜的意思。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孝堂(xiào táng)的意思:孝顺之心,尊敬父母的场所或行为。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绣湖在烟雨中的秋日美景,以及主人公龚叔安归家省亲时的喜悦之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融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深沉的氛围。

首句“绣湖烟雨正宜秋”,以绣湖为背景,烟雨蒙蒙,秋意渐浓,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绣湖作为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烟雨中的景象更添几分朦胧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细腻的水墨画中。

接着,“之子还家喜得游”一句,点明了主人公龚叔安归家的情景。之子,是对年轻男子的尊称,这里指龚叔安。喜得游,表达了他归家后内心的喜悦和轻松。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人物的情感状态,也体现了家庭团聚的温馨与幸福。

“忠孝堂前旧明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忠孝堂是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明月象征着永恒与美好。这一句暗示龚叔安在归家途中,不仅享受了与家人团聚的快乐,还重温了家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对家族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最后,“相随重到凤池头”一句,以凤池头作为结束,寓意深远。凤池,古代传说中凤凰栖息的池塘,常用来比喻朝廷或官场。龚叔安重游凤池头,既可能是指他再次踏入官场,也可能象征着他带着家族的期望与荣耀,继续前行。这一句不仅表达了龚叔安归家后的展望与期待,也暗含了他对未来的责任与担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龚叔安归家省亲的喜悦与对家族传统的重视,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责任感。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人物情感与家族文化,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深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其三十二分胜亭

亭前有两径,俱取弇山右。

处处饶胜奇,谁能双举肘。

(0)

枝上小雀

尺鴳栖一枝,粒粟俄已饱。

却笑垂天鹏,饥飞何时了。

(0)

和肖甫司马题旸德大参东园五言绝句十首·其一最景园

归仗日月余,细割湖山胜。

未论帝释园,人间许谁并。

(0)

贻拱辰兄诗之来岁为辛巳秋有传举丈夫子者再得四绝句·其二

去家不百里,幽兰生郑谷。

即看入梦后,荣庭尽芳玉。

(0)

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其九笛

截彼君山竹,谱作潇湘思。

他年遇阿猷,不得夸身贵。

(0)

观潮娄浒作

七月十八日,潮头何壮哉。

平驱银海立,忽卷雪山来。

汹汹喷晴雪,殷殷动远雷。

千艘催簸荡,万弩屈喧豗。

笑缓枚生发,争先伍相才。

老人惊未睹,尊酒喜重开。

飞瀑庐山破,奔流砥柱摧。

乾坤此三绝,欲返重徘徊。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