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村眠病犬,空磬出孤庵。
露白苗根悦,风鲜菊意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野外暂居时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朴素之美。
首联“野泊沿洄住,秋怀苦未谙”,点明了诗人身处野外,随水流而行,秋天的心情难以言喻,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颔联“贫村眠病犬,空磬出孤庵”,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画面:贫瘠的村庄中,病犬在沉睡,只有空荡荡的钟声从孤独的寺庙中传出,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氛围。
颈联“露白苗根悦,风鲜菊意甘”,转而描写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露珠在草叶上闪烁,滋润着幼苗,让它们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微风吹过,菊花的香气弥漫,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尾联“东皋可归隐,剥蟹问农谈”,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事的兴趣。他想象着在东边的田野归隐,与农人交谈,品尝新鲜的螃蟹,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