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兹峰石丽,重在芳树春。
却瞻了非向,前观已复新。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差池(chā chí)的意思:指差距、差别。
初服(chū fú)的意思:指刚开始穿戴上衣服,也比喻刚刚开始做某项工作或担任某个职务。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芳树(fāng shù)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声誉卓著的人。
虹霓(hóng ní)的意思:指彩虹。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交错(jiāo cuò)的意思:指事物错综复杂、纷繁交错的状态。
锦绣(jǐn xiù)的意思:形容美丽绚丽的景色或事物。
刻削(kè xuē)的意思:形容文字或刻画等极为精细、准确。
可望(kě wàng)的意思:有希望实现的愿望或期待。
可亲(kě qīn)的意思:容易亲近、和善可亲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青莎(qīng shā)的意思:形容草木青翠蓬勃的样子。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遐路(xiá lù)的意思:指远离家乡,长时间在外地旅行或奔波。
照烂(zhào làn)的意思:形容光线强烈,照射得刺眼。
返初服(fǎn chū fú)的意思:指回到最初的状态,重新开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绘在琵琶峡中望见积布矶时所感受到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
“江山信多美,此地最为神。”开篇即表达了对眼前江山美景的赞叹,点明了此处风景尤为独特,令人叹为观止。
“以兹峰石丽,重在芳树春。”接着描述了山峰与岩石的美丽,以及春天里繁花似锦的景象,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
“照烂虹霓杂,交错锦绣陈。”通过彩虹与锦绣的交织,进一步渲染了色彩斑斓、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展现出大自然的瑰丽与和谐。
“差池若燕羽,崱屳似龙鳞。”这里运用了燕子羽毛与龙鳞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的形态各异,既有轻盈灵动之感,又不失威严庄重。
“却瞻了非向,前观已复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断变换视角,每一次观看都发现新的美景,体现了自然景观的无穷魅力。
“翠微上亏景,青莎下拂津。”描绘了山色与水色的交融,翠绿的山峦与清澈的水面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巉岩如刻削,可望不可亲。”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山岩的险峻与难以触及,既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