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里滩》
《七里滩》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万叠芙蓉郁盘,牵江百丈溯巑岏。

回风忽送孤舟笛,知在严家第几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回风(huí fēng)的意思:

(1).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清 钱谦益 《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
(2).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
(1).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风。” 清 曹寅 《惠山纳凉歌》:“柳上一蝉鸣不已,柳下迴风激流水。”
(2).曲名。《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 李延年 和之。于 芝生殿 唱《迴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

家第(jiā dì)的意思:家室、家庭。

严家(yán jiā)的意思:指严格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家训。

郁盘(yù pán)的意思:指心中郁结的痛苦或烦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里滩的壮丽景色与独特的氛围。首句“万叠芙蓉翠郁盘”,以“芙蓉”比喻山峦,用“翠郁盘”描绘出群山连绵、绿意盎然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次句“牵江百丈溯巑岏”,通过“牵江”和“溯巑岏”(形容山势险峻),形象地展现了江水与高山之间的互动,以及登山者或行船者的艰难旅程。

第三句“回风忽送孤舟笛”,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在一阵回旋的微风中,传来远处孤舟上的笛声。这笛声仿佛穿越了山水,传递着一种悠远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最后一句“知在严家第几滩”,则以疑问的形式,暗示了诗人对未知美景的好奇与探索欲,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七里滩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题梅山

作尉南昌日,投书北阙频。

忠言不悟主,直节耻为臣。

汉室多灾异,吴门念隐沦。

挂冠忘宠辱,蒙袂出埃尘。

虹屈英雄气,鸥群自在身。

永怀三洞诀,高谢九江春。

择地开仙馆,看云剪寿巾。

玄台秋步月,虚室夜凝真。

无梦生芳草,留年养大椿。

碧茸香不断,青鸟性偏驯。

太液刀圭就,中黄道路新。

武夷空坠马,郁木竟栖神。

绛节虽朝帝,灵波尚济民。

一名传旧史,千古事严禋。

瑞气生仙药,清风付羽人。

坛遗金鼎像,井锁玉华津。

地接洪崖府,溪通剑水滨。

鹤归云抖擞,龙起石鳞皴。

已悟身为患,元期德有邻。

青山不忘我,今日是天亲。

(0)

寄题月潭方丈

嵩山古禅林,俯有潭一镜。

中涵片月朗,了了能见性。

月即是圆觉,潭即是清净。

清净而圆觉,何以得究竟。

鼻端一点白,而具法眼正。

指亡轮灭没,千江烟相映。

寒山叫不应,谁与足幽咏。

众生在黑劫,转脚成踏暝。

脱落众浊源,舞影秋夜静。

(0)

游山七绝.栖霞洞

云封雾锁半天寒,短杖攀缘扣玉关。

见说碧虚风景别,傥容投老寄尘颜。

(0)

忆桃源·其二

白云堆里采芙蓉。枝枝香艳浓。灵龟畔岸起祥风。

楼高十二重。黄金殿,碧云笼。丹砂透顶红。

神机运处鬼神通。清真达上宫。

(0)

中夜祝融观月

披衣凛中夜,起步祝融巅。

何许冰雪轮,皎皎飞上天。

清光正在手,空明浩无边。

群峰俨环列,玉树生琼田。

白云起我旁,两腋风翩翩。

举酒发浩歌,万籁为寂然。

寄言平生友,诵我山中篇。

(0)

奠谒曲江墓

中兴创业两兴唐,遗烈谁如魏与张。

笏在孰知囊可宝,书成未觉鉴今亡。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