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视群峦层,溪光乱相射。
雨过万瓦鸣,灯残四村夕。
泛查(fàn zhā)的意思:泛指广泛地查找信息或咨询意见。
孤亭(gū tíng)的意思:形容孤单独立,无人相伴的景象或境地。
河汉(hé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
津人(jīn rén)的意思:指聪明、悟性高的人,也可指有才华、有能力的人。
盘梯(pán tī)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像蜿蜒盘旋的梯子一样迅速攀升。
入阁(rù gé)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职或进入政府机构工作。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疏星(shū xīng)的意思:形容星星稀疏,不密集。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溪光(xī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溪流映照的光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色。
相逼(xiāng bī)的意思:形容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相互竞争、争胜的局面。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山中驿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博望驿的环境与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孤亭瞰虚空”,开篇即点出博望驿的地理位置——一座孤亭高耸于云雾之上,俯瞰着四周的虚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危阑翼石壁”一句,通过描绘栏杆紧贴峭壁,进一步强调了驿站所处环境的险峻与独特。
“亭亭数株松,云端发深碧”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亭旁几株挺拔的松树置于云端,其深绿色的枝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明,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以生机与活力。
“起视群峦层,溪光乱相射”描绘了诗人从亭中远眺,群山层层叠叠,溪水在阳光下闪烁,光影交错,美不胜收。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盘梯花倒看,入阁烟相逼”则转向对驿站内部的描写。诗人通过“盘梯”(曲折的楼梯)和“入阁”(进入阁楼),巧妙地将视觉角度转换,让读者仿佛跟随诗人的脚步,亲身体验了从地面到高处,再到室内空间的变化。同时,通过“花倒看”(从下方仰视花朵)和“烟相逼”(烟雾缭绕,贴近视线),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温馨的氛围。
“雨过万瓦鸣,灯残四村夕”描绘了雨后的寂静与夜晚的降临。雨水滴落在屋顶上,发出阵阵声响,而随着夜幕的降临,灯火逐渐熄灭,四周村庄也进入了宁静的夜晚。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最后,“疏星柳外明,河汉看不隔”描绘了夜空中稀疏的星星在柳树之外闪烁,银河似乎近在咫尺,没有被任何障碍物遮挡。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夜景图,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他对宇宙广阔与自然和谐的向往与追求。
“去矣问津人,空思泛查客”则是全诗的结尾,诗人以“问津人”自比,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以及对过往旅人(泛查客)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既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未来旅程的期待,充满了哲理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博望驿》不仅描绘了博望驿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宁静,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