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花时是病时,不争春早与春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争(bù zhēng)的意思:不争指不争论、不争执,即不争辩或争吵。
杜若(dù ruò)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虚伪,表面上装得很好,实际上内心阴险狡诈。
节气(jié qi)的意思:指中国传统农历中划分的二十四个时间节点,用以指导农事活动和人们的生活。
可采(kě cǎi)的意思:可供采摘或采集。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青铜(qīng tóng)的意思:形容文化传统久远,历史悠久。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铜照(tóng zhào)的意思:指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争春(zhēng chūn)的意思:指争夺春天的到来或争夺春天的权利。
- 注释
- 岁岁:每年。
花时:花开时节。
病时:病重的时候。
不争:不急于。
春早:春天来得早。
春迟:春天来得晚。
阴晴:天气阴晴。
谩复:徒然。
题窗记:在窗户上写下记号。
节气:季节变化。
检历:翻阅日历。
杜若:一种香草。
荐芳:献上芬芳。
聊可采:姑且可以采摘。
秭归:地名,屈原故乡。
啼苦:哀啼凄苦。
老翁:老者。
少年:年轻人。
竞:竞赛。
勤把:勤奋地拿。
青铜:古代铜镜。
颔丝:胡须。
- 翻译
- 每年花开的时候都是我病重的日子,不急于争春也不在乎春天来得早或晚。
天气阴晴无常,徒然在窗户上写下记号;了解节气还得翻阅日历。
尽管杜若献上芬芳,姑且可以采摘;秭归的哀啼虽然凄苦,也不必过于悲伤。
老翁仍能与年轻人竞赛,勤奋地用青铜镜子照看自己斑白的胡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元日倡酬韵六首(其五)》。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和个人情感的诗句。
"岁岁花时是病时,不争春早与春迟。"
这里借用“花时”来形容春季,指出每年这个时候都像是生病了一般,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复杂情绪。不争春早与春迟,意味着诗人并不在意春天的提前或延后,而是接受自然规律。
"阴晴谩复题窗记,节气还因检历知。"
诗人通过观察窗外的阴晴变化来记录时光的流逝,并且通过查看历书来了解季节更替,这显示了诗人对时间和自然的关注。
"杜若荐芳聊可采,秭归啼苦未须悲。"
这里的“杜若”指的是杜鹃花,“荐芳”意味着花香四溢,但却“聊可采”,表达了一种物美但难以长久的哀愁。而“秭归啼苦未须悲”则是说虽然小草(秭归)归根时带有一丝苦涩,但也不必过于哀伤。
"老翁堪与少年竞,勤把青铜照颔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与时间竞争,同时也表现出对生命中每一刻的珍惜和把握之意。“青铜”指的是镜子,“照颔丝”则是用镜子来整理鬓角,象征着对个人形象的关注和生活态度的坚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游南静川
南过高车岭,川原似掌平。
峰峦开画障,畎亩列棋枰。
帝女柔桑绿,王孙野草生。
提壶催我醉,戴胜劝人耕。
商岭堪携妓,丹河好濯缨。
盖圆松影密,鞭乱竹根狞。
勃勃畬田气,磷磷水硙声。
野桃谁是主,山鸟不知名。
欲舞宁无蝶,思歌亦有莺。
官闲春日永,担酒此中行。
寄海州副使田舍人
系即匏瓜转即蓬,可怜踪迹与君同。
眼前有酒长须醉,身外除诗尽是空。
闲采紫芝饥可疗,欲浮沧海道应穷。
声名官职相磨折,休忆西垣药树红。
次韵辛起李长篇
十年爪牙官,百世传风流。
每思先贤范,烂漫涕不收。
争夺世界中,萧洒自十洲。
辛使东洲望,翘材错薪槱。
干戈一相寻,贤愚自相仇。
六鳌失所负,群贤困道周。
人如辛使者,往往官屡休。
用舍方坎壈,身世同蜉蝣。
但闻公卿间,饱诵才业优。
爵禄纵可辞,岁月那得媮。
向来成名时,石室书盍紬。
奈何俯仰中,窘路拘骅骝。
嘶鸣合亨涂,飘泊仍海陬。
嗟予才每下,粗能别薰莸。
识面苦不早,论交亦何尤。
长裾曳非难,骛棹惊莫留。
既怀难会恋,那无轻去愁。
方今草寇猖,健儿炊矛头。
金盘集卫霍,藜糁甘轲邱。
不知到死处,真得饱暖不。
行当扪牵牛,快愿同桴浮。
《次韵辛起李长篇》【宋·王洋】十年爪牙官,百世传风流。每思先贤范,烂漫涕不收。争夺世界中,萧洒自十洲。辛使东洲望,翘材错薪槱。干戈一相寻,贤愚自相仇。六鳌失所负,群贤困道周。人如辛使者,往往官屡休。用舍方坎壈,身世同蜉蝣。但闻公卿间,饱诵才业优。爵禄纵可辞,岁月那得媮。向来成名时,石室书盍紬。奈何俯仰中,窘路拘骅骝。嘶鸣合亨涂,飘泊仍海陬。嗟予才每下,粗能别薰莸。识面苦不早,论交亦何尤。长裾曳非难,骛棹惊莫留。既怀难会恋,那无轻去愁。方今草寇猖,健儿炊矛头。金盘集卫霍,藜糁甘轲邱。不知到死处,真得饱暖不。行当扪牵牛,快愿同桴浮。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467c68e4ac175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