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履顺·其二》
《送郑履顺·其二》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学是千秋事,文非一艺卑。

古来传道术,谁免假言辞。

鲁史三王政,周官百世规。

知君美才气,慎勿负深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才气(cái qì)的意思:指人具备出众的才华和气质。

传道(chuán dào)的意思:传播道理或教义。

道术(dào shù)的意思:道术指的是道家学说中的修道方法和技巧。在这里,“道”指的是道家哲学中的道,即宇宙的规律和道德的准则,“术”则指的是技艺和方法。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假言(jiǎ yán)的意思:指虚构的言辞或假设的情况。

鲁史(lǔ shǐ)的意思:形容人对历史了解很浅薄,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不准确或模糊。

美才(měi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美好的才华。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秋事(qiū shì)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私情、婚外情。

三王(sān wáng)的意思:指三位具有统治地位或权威的王者。

王政(wáng zhèng)的意思:指君主的政治统治。

言辞(yán cí)的意思:指言语的表达方式,言辞之间的辞藻和修辞手法。

一艺(yī yì)的意思:指只懂得一种技能或只有一种才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送郑履顺(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郑履顺才华的赞赏与期望,同时也蕴含了对学问和文笔的深刻见解。

首句“学是千秋事”,强调学习是一个长期且深远的过程,意味着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培养需要时间的沉淀。接着,“文非一艺卑”则指出写作并非简单的技艺,而是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表达能力,不应轻视。

“古来传道术,谁免假言辞”两句,通过历史的视角,指出自古以来传授知识和道理时,难免会借助一些比喻或夸张的语言,以达到更好的传达效果。这反映了诗人对语言艺术的理解和尊重。

“鲁史三王政,周官百世规”进一步阐述了历史文献对于后世的重要意义,鲁国的历史记载和周朝的官制规范,都是经过长时间验证的宝贵经验,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里暗含了对郑履顺在学问上追求深度和广度的期待。

最后,“知君美才气,慎勿负深期”是对郑履顺个人才能和气质的认可,并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珍惜自己的才华,不负众望,不断进步。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对学问和文笔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端午帖子·其二皇帝阁

赫日中天正,清风养物深。

葵倾多士志,草偃万方心。

(0)

端午帖子·其六太上皇后阁

午节人传百药良,三千玉女斗群芳。

销忧萱草名空美,长乐宫中乐更长。

(0)

端午帖子·其三太上皇后阁

瑞雀巢珍木,双双枕石圆。

翠娥谁采得,传旨赐金钱。

(0)

徐教授写予真求赞

虽非戚戚小人儒,亦岂堂堂大丈夫。

写向广文官舍里,巍冠为我讲唐虞。

(0)

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其三

鸾栖枳棘已多年,父老犹传主簿贤。

扶杖喜迎新使者,赤帷何惜与高褰。

(0)

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其二

暮年桑苧毁茶经,应为征行不到闽。

今有云孙持使节,好因贡焙祀茶神。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