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即事四首·其四》
《山中即事四首·其四》全文
明 / 吴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一入青山即当仙,野禽幽鹿伴清眠。

诗书剩买无论价风月频赊不用钱。

林外軥辀花外蝶,径中松竹雨中莲。

少开老眼成真趣,翻恨红尘少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成真(chéng zhēn)的意思:指所期望或所希望的事情变成现实。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论价(lùn jià)的意思:指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讨论、评定。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无论(wú lùn)的意思:不论,表示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一样的。

野禽(yě qín)的意思:指野生的鸟类。

真趣(zhēn qù)的意思:真实而有趣味

竹雨(zhú yǔ)的意思:竹叶沾雨,形容雨点很小、很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一入青山即当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超脱世俗的追求,仿佛踏入青山便能成仙一般,流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野禽幽鹿伴清眠”一句,通过描写山中野生动物相伴而眠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诗书剩买无论价,风月频赊不用钱”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他愿意用剩余的钱去买诗书,享受阅读的乐趣,而不计较价格;在风月之夜,他赊借时光,尽情欣赏自然美景,不需花费分文。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超脱物质、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

“林外軥辀花外蝶,径中松竹雨中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美景图。林间的鸟鸣、花间的蝴蝶、雨中的莲花,以及松竹的挺拔,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美感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也寓意着诗人在山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寄托。

最后,“少开老眼成真趣,翻恨红尘误少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他感叹年轻时未能早些发现并享受山中生活的乐趣,反而被世俗的尘嚣所困扰,深感遗憾。这既是对过去未珍惜时光的自省,也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足与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琏
朝代:明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咏管宁·其二

木榻穿当膝,相随未老前。

潜龙成德日,辽海说经年。

裙薄冬添布,巾疏夏脱绵。

孤臣馀草莽,匪石一心坚。

(0)

过太原傅丈青渚宅赋赠·其一

唐氏遗民在,忧思正未央。

故人期饮食,良士戒衣裳。

苓采今无地,桐封旧有乡。

叔虞祠下柏,与尔共风霜。

(0)

答张君篆·其二

自古楚歌好,沧浪与凤兮。

今君拟骚些,春草赋萋萋。

独往惟渔父,相逢此碧溪。

罗浮日未出,与子待天鸡。

(0)

开先寺古梅

癯然云雾窟,疑是六朝僧。

鹤发垂千尺,苔衣覆几层。

枯枝全化石,冷焰忽销冰。

惭愧春华发,教人见古藤。

(0)

合澜洲

合澜洲上望,蜃气雨中多。

潮起三门海,风翻十丈波。

盐田朝放水,沙潬晚收禾。

鱼米兹焉贱,时时鼓棹过。

(0)

岳庙·其二

先皇钟鼓在,肃穆百神朝。

凤管流清殿,霓旌捲碧霄。

坤舆虽北陷,天柱尚南标。

维岳司休命,无疆锡帝尧。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