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祐三年同深之学士子开侍郎在初考今复承乏有怀旧游因作此诗并幕次唱酬二章寄呈深之学士子开侍郎·其二》
《元祐三年同深之学士子开侍郎在初考今复承乏有怀旧游因作此诗并幕次唱酬二章寄呈深之学士子开侍郎·其二》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数烛知归日,思家似老人

此凡三锁宿,今复一经旬。

着棋销日,深凭酒送春

萧条双短鬓,半夜总如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锁宿(suǒ sù)的意思:指夜晚星星繁多,星光如锁,宛如天空上有一座宫殿。

销日(xiāo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淡。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一经(yī jīng)的意思:一旦经历过某种事件或情况后,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难以忘怀。

知归(zhī guī)的意思:指明白事理、懂得回归本心。

着棋(zhuó qí)的意思:指下棋时走出的一步棋,也指行动的第一步。

烛知(zhú zhī)的意思:烛知意为“烛光可以照亮知识”,指通过学习和思考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名为《元祐三年同深之学士子开侍郎在初考今复承乏有怀旧游因作此诗并幕次唱酬二章寄呈深之学士子开侍郎(其二)》。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数烛知归日”,描绘了诗人通过数烛光来计算回家的日子,流露出一种对归家的期待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接着,“思家似老人”一句,以老人思念家乡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之情,仿佛年老之人对故乡的依恋。

“此凡三锁宿,今复一经旬”两句,通过“锁宿”和“经旬”的描述,展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工作或旅行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与疲惫。

“猛着棋销日,深凭酒送春”则体现了诗人利用游戏和饮酒来消磨时光,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的“棋”和“酒”不仅是消遣的工具,也象征着诗人试图在忙碌和孤独中寻找乐趣和解脱。

最后,“萧条双短鬓,半夜总如银”两句,以“萧条”形容环境的冷清,以“短鬓”和“如银”描绘出诗人年华已逝的形象,既有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也有对自身境遇的自嘲。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哭都谏俞崇礼三首·其三

王事驰驱久,间关岭表行。

才猷当首让,冰檗共心盟。

似子堪人物,于今失俊英。

临棺寄一恸,岂独友于情。

(0)

寿谢使君象三

凤毛标格迥难齐,百里犹称枳棘栖。

露酿江花符制锦,霜悬水镜渺燃犀。

輶轩载笔书驯雉,闾井还淳似祝鸡。

若向黑头论介寿,天章一道紫为泥。

(0)

题海山秋晓便面

巫子门前吹飓风,一杯瀛海白浮空。

周回已吞赤县小,浩荡直与天河通。

方壶员峤不可见,弱水更在三韩东。

无人鞭石为梁跨万里,下拾明月龙王宫。

金鸡三叫呼客梦,日车夜衮波涛红。

楼居之人起相顾,白玉窗户光曈曈。

我愿羲和停六龙,岂不能长悬照下土,朝东暮西使人成老翁。

至今累累野葬悲英雄,六龙为我驻光彩,千古万古游无穷。

(0)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其四江天暮雪

曾云起北渚,万象入鸿濛。

散漫飞轻雪,低回逐劲风。

思群无牧马,失侣有征鸿。

泛泛独垂钓,扁舟黄发翁。

(0)

弋阳遇赠舜卿翰检兼寄用修殿撰·其一

京国何时出,舟航此地逢。

批鳞叩龙阙,塌翼下鳌峰。

天地生全德,江湖汗漫踪。

相留话今夕,明发楚云重。

(0)

中秋病中口号二绝遣兴·其一

夜凉碧落绝纤埃,天府谁将宝鉴开。

素彩迷茫摇桂影,玉波潋滟浸楼台。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