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其十四杨柳枝》
《杂曲歌辞·其十四杨柳枝》全文
唐 / 薛能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押[萧]韵

出军营远映桥,贼兵曾斫火曾烧。

风流性在终难改,依旧春来万万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军(chū jūn)的意思:指军队出发或出征。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军营(jūn yíng)的意思:军队驻扎的营地,也指集体行动或集体生活的地方。

万万(wàn wàn)的意思:表示绝对、绝对不可或绝对必须。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贼兵(zéi bīng)的意思:指心术不正的军人,特指背叛国家的军人。

注释
高出:形容柳树高大,超出一般。
军营:指战场或军事驻地。
贼兵:指敌军。
斫:砍伐。
火曾烧:指柳树遭受战火的破坏。
风流性:形容柳树的柔美、生命力旺盛。
终难改:即使遭遇困难,特性也不会改变。
依旧:仍然如故。
春来:春天的到来。
万万条:形容柳树繁茂,生机勃勃。
翻译
高高的柳树远远映照着军营,这里曾被敌兵砍伐过,也曾被火烧过。
尽管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柳树的风流本性始终难以改变,春天来临,它依然千万枝条茂盛生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后残留的景象与自然界不变的生机。"高出军营远映桥"一句,设定了一个战事频仍的背景,其中“军营”和“桥”的高低对比,既展示了战乱的规模,也为接下来的叙述提供了空间。紧接着,“贼兵曾斫火曾烧”具体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

然而,在这片战争的废墟中,“风流性在终难改,依旧春来万万条”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界不屈不挠生命力的赞美。"风流性"指的是自然之美,它不受战乱影响,依然如故。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无奈和对于平和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它既是对过去战乱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和平的向往。在唐代众多描写边塞生活的诗篇中,这样的主题尤为常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对于安定的追求。

作者介绍
薛能

薛能
朝代:唐   字:太拙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生辰:817-880年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猜你喜欢

碧梧翠竹堂

嘉垣绕林色,高标相与清。

阴凉流漫入,灵籁答空鸣。

(0)

次韵监郡鲁公二首·其二

祇合明时早挂弓,谩劳车马驻江东。

烟开溟海清蛮蜑,水满平湖没雁鸿。

□骑夜驰蓬阁下,云旗晴卷石城中。

万方应喜平群寇,当与汾阳并大功。

(0)

次韵吕养浩

客子频烦尺素修,江云变态故生愁。

山回绝磴参差树,花隐重城缥缈楼。

雨里未须秦望屐,雪馀拟汎越溪舟。

蒙郎古道多归思,桃叶春情隔渡头。

(0)

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赋姑苏台

高台崔巍插天起,势压雄城三百里。

云窗雾阁迷烽烟,日日吴王醉西子。

桂膏兰烬烧春云,锦丝瑶管空中闻。

甲兵重来破歌舞,粲齿修眉散如雨。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

祇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

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枫叶赤。

明朝送客过钟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0)

寄吴兴张别驾

鸳鸯飞去潦波平,曾听骊歌忆送行。

南浦移舟官树绿,野亭酌酒晚风晴。

异乡春近多新梦,远使书回足旧情。

欲识怀君无限意,满庭芳树乱啼莺。

(0)

寄沂阳刘廷镇员外

故人相与最从容,尚忆论诗向夜中。

白首无家十年别,青山何处一尊同。

梦回孤馆镫前雨,目断西风塞外鸿。

谁识离怀愁绝处,野亭依旧穆陵东。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