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中感怀》
《南中感怀》全文
唐 / 樊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

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zhōnggǎn怀huái
táng / fánhuàng

náncuōtuówèihuíchángjiēhòuànxiāngcuī

shíbiànjiāngtóucǎoshíyuèxiānkāilǐngshàngmé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相(àn xiāng)的意思:指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实情况或真实意图。

不变(bù biàn)的意思:保持不变,不发生变化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物候(wù hòu)的意思: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泛指自然界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

注释
南路:指南方的道路。
蹉跎:形容时间白白过去,耽误。
物候:指动植物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这里指季节变化。
江头:江边。
岭上梅:指在山岭上开放的梅花。
翻译
南行的旅人还在漂泊未归,常常感叹季节变换不知不觉地催促着时光。
四季更迭,江边的草木依然如故,但十月时岭上的梅花却已经率先开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旅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变迁带来的感慨。"南路蹉跎客未回",开篇即设定了一个背景,旅人迟迟不归,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常嗟物候暗相催"则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每当季节更替,自然界中的景物变化,都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增加了旅人的愁绪。

诗人通过"四时不变江头草"这一意象,将常绿的江边野草与不断变化的时光形成对比,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永恒与变化的思考。最后一句"十月先开岭上梅"则是通过特定季节(十月)的特定花卉(梅花)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中的循环更替。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乡愁与时光感怀的小品。

作者介绍

樊晃
朝代:唐

樊晃,唐诗人。其名又误作樊冕、樊光、楚冕。郡望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西南湖阳镇),句容人。玄宗开元时登进士第,又中书判拔萃科。大历间,仕硖石主簿,又曾任祠部、度支员外郎。玄宗天宝中,为汀州刺史,历兵部员外郎。代宗大历时任润州刺史。诗律清奇,文辞丰赡,有诗名于当时。与诗人刘长卿、皇甫冉等均有唱和。大历年间(770—780),樊晃曾集杜甫诗为《杜甫小集》,收录杜诗二百九十首,并为作《杜工部小集序》。此为杜诗集本之祖,史家皆论定樊晃为杜甫身后第一知己。《全唐诗》存其诗一首,断句一联。
猜你喜欢

论诗呈双鱼·其七

唐亦六朝变,声口皆馀波。

济之以浑淳,沛然遂成河。

中叶李杜兴,巍然萃其英。

古风赖一回,雄才砥沧溟。

晚唐又渐靡,清声徒泠泠。

作者岂不勤,气习良难胜。

五代更无闻,宋朝且未评。

(0)

江南弄·其三

孤灯微灭天气凉,更深夜静影徬皇,上床莫更唤阿娘。

唤阿娘,知何处。悲复悲,谁怜汝。

(0)

桂之坡·其三

桂之叶,繁阴叠接。桂之枝,结子叠垂。

桂之下,谁来游者。桂之坡,丛树婆娑。

我有嘉宾,乐饮微酡。呦呦鹿鸣,食野之莎。

我啸我歌,坐石烂柯。百千斯年,永矢弗过。

(0)

集古雅歌题慕溪兼贺寿·其三

月出皎兮,于林之下。白露未晞,薄言观者。

(0)

上元曲李子藩席上赋·其三

东风吹下烛龙烟,帝里河山锦绣妍。

天上玉壶春似海,人间弦管夜如年。

(0)

文笔峰

文星耀琼海,嵂崒化为峰。

捧日隆千仞,凝烟锁四封。

壮同天柱峙,秀以岳灵钟。

挺彼含毫匠,挥扬擅艺宗。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