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傍晚(bàng wǎ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之前的时刻,也泛指傍晚时分。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胡笳(hú jiā)的意思:指悲伤的笛子声音,形容哀怨、悲伤的情感。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陇笛(lǒng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引人入胜。
落帽(luò mào)的意思:指被人揭发或拆穿,使原本隐秘或欺骗的事情暴露出来。
暮更(mù gēng)的意思:指夜晚已经很深了,仍然有人在读书学习。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朔雁(shuò yàn)的意思:指北方的候鸟,特指朔方地区过冬的大雁。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晚阳(wǎ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的光景。比喻人生晚年或事物接近结束的阶段。
衔杯(xián bēi)的意思:指饮酒时举杯,表示敬酒或祝酒。
燕云(yàn yú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华和能力。
雁来(yàn lái)的意思:指消息传来或人来访。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 鉴赏
这首《九日》由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描绘了秋日登高赏菊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对古代文人雅士风范的追忆。
首联“与客同登蓟北台,菊花元傍晚阳开”,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诗人与友人在蓟北的高台上一同赏菊,正值傍晚阳光斜照之时,菊花竞相开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颔联“风回陌上燕云起,木落霜前朔雁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微风吹过田野,燕子在空中翱翔,云朵随风飘动;树木落叶,寒霜将至,北方的大雁南飞。这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变化。
颈联“最爱孟嘉能落帽,不妨陶令重衔杯”,引用了两个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孟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有一次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时,帽子被风吹落而不觉;陶渊明则是东晋末期的田园诗人,常以饮酒自娱。这两句既是对古人风度的赞美,也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投射。
尾联“欣逢佳节须乘兴,陇笛胡笳暮更催”,点明了节日的欢愉气氛。诗人期待着在美好的节日里尽情享受,无论是陇上的笛声还是胡笳的乐音,在黄昏时分更加激起了诗人的兴致。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融入了人文情怀,展现出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人生活情趣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